-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會晤。會晤持續約3小時,雙方&&,會晤“具有建設性”“富有成果”,但未就俄羅斯與烏克蘭停火等問題達成任何協議。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三方如何看待此次“普特會”?請看新華社記者一線觀察。
-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定於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新華社記者14日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街頭采訪時,兩國民眾對此次會晤表達了不同看法。
-
近來,特朗普政府與俄方展開對話,就結束衝突等達成共識。美俄單獨互動引發烏克蘭與歐洲多國不滿。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各方利益分歧盤根錯節,相互博弈仍在激化。
-
當地時間1月16日12時10分許,烏克蘭首都基輔市拉響防空警報。此後,新華社記者所在基輔市第聶伯羅區傳出10余次強烈爆炸聲。烏空軍稱,俄無人機對基輔發動空襲。
-
拜登政府近日對烏克蘭松綁遠程武器限制,允許烏軍使用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打擊俄羅斯領土內的縱深目標,引發外界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擔憂。除了解除遠程武器限制,烏克蘭的西方盟友還提供了哪些軍事、外交上的支持?
-
俄烏戰火已經延宕至“第三個寒冬”,雙方民眾在戰火中迎來新的一年。烏克蘭民眾怎樣看待這場衝突?俄烏雙方能否在2025年實現停火?
-
近日,拜登政府對烏克蘭松綁遠程武器限制,允許烏軍使用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打擊俄羅斯領土內的縱深目標,引發外界對局勢進一步升級的擔憂。俄烏衝突已經持續1000多天,對烏克蘭民眾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他們對此怎麼看?
-
俄烏戰火已經延宕至“第三個寒冬”,雙方民眾在戰火中迎來新的一年。“新華網國際看點”連線新華社莫斯科分社首席記者黃河、基輔分社首席記者李東旭與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勇慧,帶您回顧“俄烏衝突這一年”,了解前方最新戰況,前瞻俄烏衝突下一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