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丨高市早苗不思悔改意欲何為-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27 22:10:45
來源:新華網

新華時評丨高市早苗不思悔改意欲何為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高市早苗不思悔改意欲何為

  新華社記者樊宇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答辯時公然發表&&露骨挑釁言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且不思悔改,拒不撤回錯誤言論。日本政府還頻頻為其錯誤言論強行辯解。如此頑固立場,暴露了日本右翼勢力的持續抬頭和軍國主義的陰魂不散。

  25日,日本政府內閣決議通過答辯書,稱高市關於“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國會答辯“不改變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日方所謂“一貫立場”的具體內容到底是什麼?日方能不能完整公開地表述這個“一貫立場”?日方一再重復所謂“立場未變”的概念,卻始終沒有觸及問題實質。答辯書老調重彈,看似在“找補”高市言論的惡劣影響,實則仍在為錯誤觀點遮掩、背書,反復變奏“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謬論。這種只提概念回避實質的政治伎倆,對中方關於收回錯誤言論的正當要求刻意閃躲、企圖蒙混過關,讓人不得不質疑,日方到底包藏着什麼樣的心思?

  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還致函聯合國,稱“日本政府防衛的基本方針是專守防衛這一被動防衛戰略”。這不過是日方欲蓋彌彰的謊言。事實勝於雄辯。日本政府近年來在軍事安全領域的一系列動作,早已將“專守防衛”原則這一“和平憲法”的核心要義架空虛化。近期日方一系列危險舉動,包括對武器出口“松綁”後首次出口殺傷性武器、自民黨啟動討論修訂“安保三文件”、將在與中國台灣鄰近的西南諸島部署進攻性武器等,更進一步暴露其突破“和平憲法”束縛、挑戰戰後國際秩序的政治圖謀,讓所謂“被動防衛戰略”的説辭顯得蒼白無力,極其虛偽。

  政治上的挑釁與軍事上的躁動互為表裏。高市之所以對錯誤言論拒不悔改,甚至借題發揮,其背後的算計就是通過渲染所謂“外部威脅”為日本徹底松綁軍事限制尋找藉口。回顧歷史不難發現,以所謂“存亡危機”和“自衛”為名發動對外侵略,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慣用手段。日本曾多次以誇大外部威脅、捏造“存亡危機”為藉口,為其發動侵略戰爭、破壞地區和平的行為進行辯護和動員。對此,國際社會特別是地區國家都有深切而慘痛的共同記憶。高市妄圖再次將這一危險概念具象化,復活軍國主義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鐵的事實,不容歪曲篡改。高市&&謬論極其錯誤、極為危險、極具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從根本上損害中日關係政治基礎,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激起中國人民的公憤和譴責,日本國內有很多政治家和有識之士也對此提出告誡和批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它清楚地記錄着日本軍國主義曾給亞洲帶來的深重災難,也警醒着世人:高市等人大肆渲染的“存亡危機”是虛,日本右翼勢力處心積慮踐踏國際法理、時刻蠢蠢欲動的軍國主義野心才是實,這才是日本真正的“存亡危機”。日本只有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切實恪守國際法和本國“和平憲法”,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才是對自己負責、對世界負責的唯一正途。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