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3日電 題:中國綠色實踐啟迪全球可持續發展未來
新華社記者張海磊
當人類文明行至歷史的十字路口,全球可持續發展該何去何從?由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共同撰寫的智庫報告《攜手邁向生態友好的現代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貢獻與實踐引領》近日以中英文向全球發布。
報告深刻闡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借鑒和超越,系統梳理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中國倡議,呼籲共建、共創全球生態文明,啟迪世界各國攜手邁向生態友好的現代化。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人類文明演進規律和世界發展變化格局,凝結着對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深邃思考。新時代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走出了一條發展與保護相得益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道路。
中國以綠色實踐夯實自身高質量發展根基。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中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全球增綠最多的國家,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可再生能源體系,不斷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
中國以綠色實踐推動完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批准或簽署多項與生態環境相關的多邊公約或議定書,以元首外交為引領,推動生態環境治理國際合作多點開花……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格局。
中國以綠色實踐促進綠色發展成果全球共享。共建綠色“一帶一路”,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始終關切發展中國家需求,為全球南方邁向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提供普惠可及的路徑方案。
推動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戰略,以治理體系變革築牢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根基和保障,以科技創新提升內生動能,以天下情懷匯聚全球合力……中國實踐不斷轉化成中國經驗,啟迪全球可持續發展未來。世界各國攜手同行,人類將以綠色之筆,繪就一幅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