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12日警告,受聯邦政府“停擺”影響,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就業數據統計報告“可能永遠不會”發布,這將導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決策時“兩眼一抹黑”。
萊維特12日在媒體簡報會上説,即便聯邦政府結束“停擺”,10月的CPI和就業數據統計報告也可能因數據收集和處理工作“永遠受損”而無法發布,這將導致美聯儲決策者“在關鍵時期兩眼一抹黑”。萊維特同時稱,民主黨人“可能永久性地損害了聯邦統計系統”。
11月12日,人們在美國紐約一處食物發放點領取食物。新華社記者張鳳國攝
由於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在醫保相關福利支出等方面存在分歧,國會參議院未能在9月底上一財年結束前通過新的臨時撥款法案,導致聯邦政府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耗盡,於10月1日起“停擺”。
本週,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先後通過一項定於明年1月底到期的臨時撥款法案,並於12日晚交由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創下43天紀錄的聯邦政府“停擺”才得以結束。但鋻於兩黨仍需就該臨時法案未能覆蓋的多項其他年度撥款展開談判,“停擺”仍可能重演。
在聯邦政府“停擺”期間,作為美國官方統計機構的勞工統計局大體處於停工狀態,其數據統計職能受到影響:9月的就業數據報告雖在“停擺”前已基本完成,但只能等到“停擺”結束後才能發布;同月的CPI數據報告在10月份延遲數天得以發布,但編制過程堪稱潦草。據法新社報道,勞工統計局緊急召回了數名因“停擺”而被迫無薪休假的員工才得以完成。
勞工統計局尚未回應媒體置評請求。
另據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勞工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報告關乎全球的投資決策、美聯儲貨幣政策等一系列重要經濟政策制定。業內人士數周來持續警告,在美國金融市場和經濟政策制定者亟需“實時就業市場信息和經濟圖景”之際,久拖不決的“停擺”僵局會對政府統計機構造成破壞。即便勞工統計局事後“補錄”數據,仍會因受訪者記憶偏差而得到有缺陷的數據。
這是10月2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大樓外景。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據報道,美聯儲領導層定於12月第二周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如果確如白宮預料,10月的CPI和就業數據統計報告無法發布,美聯儲或將被迫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進行決策。
為填補數據“真空”,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在發布傳統月度就業數據報告之外,新近推出周度就業數據。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強調,私營機構編撰的經濟數據無法取代政府機構發布的綜合數據,多數機構提供的數據堪稱“垃圾”。(王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