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1月1日下午,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州博物館同韓國總統李在明舉行會談。習近平主席就開闢中韓關係新局面提出四點建議——
加強戰略溝通,夯實互信根基;深化互利合作,拉緊利益紐帶;提升國民感情,促進民心相通;密切多邊協作,共促和平發展。
四點建議,全面系統、清晰務實,為中韓關係發展擘畫藍圖、指明方向。
此訪是習近平主席時隔11年再次到訪隔海相望的重要近鄰韓國。在兩國關係改善發展重要時期訪韓,其重大意義愈發凸顯。
2014年訪韓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中韓要做實現共同發展、致力地區和平、攜手振興亞洲、促進世界繁榮的“四個夥伴”。
從“四個夥伴”到四點建議,體現出中國對韓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與時俱進的統一,彰顯着中方致力於同周邊國家實現互利共贏的決心與信心。
築牢戰略互信根基。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從長遠角度看待中韓關係”“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處理矛盾分歧”。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發揮高層引領作用,保持密切交往,增進戰略互信,兩國才能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在彼此尊重中共同發展,在求同存異中合作共贏。
拉緊互利合作紐帶。自1992年建交以來,中韓開展了緊密合作,形成互補型産業結構和供應鏈。着眼未來,兩國進一步深挖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藥、綠色産業、銀發經濟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潛力,加快推動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第二階段談判,這是有利兩國、惠及地區的探索,將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地區和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架起民心相通橋梁。習近平主席希冀兩國“對輿論和民意加強引導”“開展健康有益的人文交流”“活躍青少年、媒體、智庫、地方等交往”。國家關係發展,説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中韓本就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
提升多邊協作水平。習近平主席此次韓國之行期間宣布,中方將於明年11月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此為契機,中方將同各方一道推進亞太自貿區進程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共建亞太共同體。中韓兩國是全球和地區重要國家,攜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有利於推動國際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韓是搬不走的重要近鄰,也是分不開的合作夥伴。”“成就鄰居就是幫助自己。”
事實將會證明,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時代,攜手推動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穩致遠,是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順應時代潮流的正確選擇。
策劃:李忠發、張曉松、韓墨
主編:楊依軍、朱基釵
主筆:杜白羽、曹嘉玥、陸睿
視覺:朱思明、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國際部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