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近丨習近平主席關心的“幸福路”聯通亞太新未來-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29 10:23:31
來源:新華網

心相近丨習近平主席關心的“幸福路”聯通亞太新未來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心相近|習近平主席關心的“幸福路”聯通亞太新未來

  新華社記者王雅晨 葉平凡 孟宜霏

  路,蘊藏着開放的希望,合作的機遇,是聯結美好生活的紐帶。

  “只要我們踐行開放聯通精神,太平洋就能變為促進繁榮增長的通途。”習近平主席2024年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指出。

  10多年來,中國與亞太地區夥伴的諸多合作故事都與“路”相關。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中,一半以上參與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涉及公路、鐵路、航路等重要項目,有力促進亞太地區大發展、大融通,助推亞太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板塊和主要增長引擎。

  造福人民的“幸福路”

  “我們不停歇,把夢想都實現,為世界打造更美好的明天……”這是印度尼西亞歌手邱烈豐創作的歌曲《向前行 把夢想實現》。“我想表達對雅萬高鐵的喜愛。兩國間深厚友誼和務實合作給人民帶來福祉。”他對新華社記者説。

  雅萬高鐵是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推動的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2023年10月17日,習近平主席和印尼領導人共同為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揭幕。雅萬高鐵全長約142公里,是東南亞首條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將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旅行時間由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多分鐘,助力印尼經濟發展、民生改善。

  5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一列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駛出德卡魯爾站(無人機照片)。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是中國和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便捷省時的雅萬高鐵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邱烈豐説,雅萬高鐵拉近了首都雅加達和歷史名城萬隆的距離,他如今常常到萬隆和朋友們見面。

  印尼中國高速鐵路有限公司公關經理埃米爾·蒙蒂説,雅萬高鐵已成為印尼逐夢現代化的象徵。“從前總覺得印尼擁有高鐵是難以企及的夢想,但通過與中國的合作,我們實現了‘高鐵夢’。”

  正式開通運營兩年多來,雅萬高鐵已成為印尼最繁忙的軌道交通幹線之一。雅萬高鐵卡拉旺站啟用後,當地工業園區交通優勢提升,對外資企業吸引力增強。萬隆帕達拉朗站與德卡魯爾站周邊,旅游、餐飲、零售等産業正在加速集聚,當地百姓就業率和收入都在增加。迄今已有超50萬人次國際旅客赴印尼搭乘高鐵觀光旅游,帶動當地旅游業快速發展。

  4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乘客在雅萬高鐵哈利姆站候車大廳與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模型合影。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是中國和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印尼全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維羅妮卡·薩拉斯瓦蒂説,雅萬高鐵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倡導的普惠包容發展理念。她認為,該項目開啟了印尼跨國合作新篇章,實實在在改善了印尼民生,為促進區域經濟繁榮作出巨大貢獻。

  共同發展的“幸福路”

  “我們總會相遇相連”“我們的心向着同一個方向”……秘魯姑娘阿斯特麗德·洛薩諾,站在繁忙的港口,唱起名為《友誼》的歌。她漢語流利,在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操作部擔任報告與統計分析員兼口譯員。

  2024年11月,習近平主席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以視頻方式出席錢凱港開港儀式,一條新時代亞拉陸海新通道正式誕生。開港後,秘魯至中國的單程海運時間大幅縮短至23天左右,物流成本節約20%以上。

  這是10月7日在秘魯錢凱港拍攝的碼頭操作區。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80公里的錢凱港於2024年11月正式開港,標誌着中秘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的重要成果。新華社發(瑪麗安娜·巴索攝)

  如今,集裝箱起落不停,智能化集裝箱卡車往來穿梭,港口一派繁忙景象。據洛薩諾介紹,這座智能港口運用了大量創新技術,許多中國技術專家遠渡重洋,為當地人員提供專業培訓。“我看到同事們學習先進技術的時候,眼裏都閃着光,能見證這一切讓我很感動。”

  公司近期為錢凱港開港一周年特意製作紀念視頻,記錄了許多當地員工繁忙的身影。洛薩諾説:“錢凱港是我們共同的榮耀。”

  “從錢凱到上海”,這句寄託着美好期待的秘魯流行語,正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上海海關2025年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受“錢凱-上海”航線帶動,上海對秘魯進出口額大幅增長34.9%。來自拉美地區的牛油果、芒果、藍莓等生鮮水果進入中國市場,數千輛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運往錢凱港,銷往拉美多國。

  “錢凱港的運營能力,以及優化的跨太平洋航線,為生産者和消費者創造雙重機遇。”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副總經理貢薩洛·裏奧斯·波拉斯特裏説。

  10月7日,在秘魯錢凱港,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員工阿斯特麗德·洛薩諾(左一)與同事進行作業監控。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80公里的錢凱港於2024年11月正式開港,標誌着中秘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的重要成果。新華社發(瑪麗安娜·巴索攝)

  綠色交通已成為中國與智利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城市道路上,中國品牌新能源公交車越來越多,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現年34歲的公交車司機亞斯娜·芭拉告訴記者,中國新能源車配備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無線網絡、充電插口等設計,座位更加舒適,噪音更低,很受當地人喜愛。

  電動化、清潔能源、數字創新等領域的中國技術、中國方案,為中國同亞太地區夥伴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合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追逐夢想的“幸福路”

  “我從小就有一個‘火車夢’。”來自馬來西亞登嘉樓州的28歲青年黎友聞,是中企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首批機車副司機。他親眼見證着馬東鐵建設從零起步的歷程,人生的夢想和家鄉的夢想在這條通往未來的路上“合二為一”。

  這是10月10日在馬來西亞彭亨州拍攝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的一座橋梁(無人機照片)。馬東鐵項目是中馬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新華社記者 程一恒 攝

  馬東鐵項目是中馬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習近平主席同馬來西亞領導人會見時,多次提到要建設好這一重大項目。

  這段鐵路設計全長600多公里,建成後將成為連接馬來半島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陸上橋梁”。截至2025年10月,馬東鐵項目已為馬來西亞及周邊國家提供超過2.3萬個就業機會,與2000多家馬來西亞企業合作,為馬來西亞培訓超過2000名技術人員。

  黎友聞2022年8月加入馬東鐵項目,先從人力資源部的基層崗位做起。2024年,馬東鐵項目與中國廣西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共同開設火車機車副司機培訓班,黎友聞報名參加,並被選拔赴柳州接受21天的培訓。

  “黎友聞是培訓班班長,整個班都很好學,課堂筆記非常詳細,深入學習鐵路新技術。”教師顏瑞説,2024年,這座技術學院為馬東鐵項目培訓了37名副司機。

  “回鄉嘍、回鄉嘍,心裏喜洋洋!”黎友聞的手機響起一段歡快旋律,正是他喜愛的馬來語民歌。他告訴記者,馬東鐵經過自己家鄉登嘉樓,對附近居民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建成後,從登嘉樓到吉隆坡只需兩三個小時。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家人坐上我開的火車。”黎友聞説。

  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中國將繼續同亞太夥伴一道,將一條條“幸福路”越走越寬廣,共同繪製亞太地區互聯互通、互利互惠的美好圖景,攜手奔向更加幸福的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