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華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委員會主任朱民介紹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題:展會規模再擴容 開放合作更創新——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亮點前瞻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周蕊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本屆進博會有哪些亮點?將如何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確定性?國務院新聞辦10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回應外界關切。
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本屆進博會企業展進一步擴容。今年展覽面積超過36.7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在去年3496家的基礎上新增了600余家,有29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組建了43個交易團、700多個交易分團到會洽談採購;專業觀眾註冊達到44.95萬人。
“有138個國家和地區的4108家企業參展,美國企業參展面積連續7年保持第一,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盛秋平説。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説,全球頭部企業將齊聚進博會,既有全球十大工業電氣企業、四大糧商等行業龍頭企業持續參與,也有多家醫療領域跨國企業攜多款聚焦慢性疾病、罕見病治療的醫療産品重磅亮相。
“很多細分領域領軍企業將首次參展,並帶來首秀新産品。”吳政平介紹,比如,全球首發小直徑可控擴張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藥專用X光機,亞洲首秀可應對嚴苛腐蝕環境的快幹塗料和人工智能助聽器,中國首展鋰離子電池導電添加劑等。
據介紹,泰國、阿聯酋、尼日利亞、格魯吉亞、瑞典、哥倫比亞等6國將擔任本屆進博會主賓國。中國館將展示我國“十四五”期間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最新成就。虹橋論壇將聚焦踐行四大全球倡議,設置貿易安全、多邊主義、全球南方等重要議題,將發布《世界開放報告2025》和最新世界開放指數。
將展示461項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
盛秋平介紹,本屆進博會將推動共享創新成果,展示461項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
不斷拓展現代産業新賽道:展示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産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領域全球領軍企業,將展示最新成果。
持續引進升級需求新供給:引入銀發經濟、冰雪經濟、體育經濟、汽車文旅等新題材,導入數字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助力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發展新型消費。
廣泛凝聚開放合作新共識:將有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頂尖學者參加虹橋論壇,400余位政商學界知名人士共商共議全球治理和開放合作議題,發布21項成果文件。
“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利潤場、應用場。”盛秋平説,通過進博會&&,將持續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知識産權保護等開放創新,打造“投資中國”“購在中國”“出口中國”等品牌,為“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提供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華源説,本屆進博會將進一步優化參展便利服務。比如,海關推出便利展品通關等18項措施;邊檢機關推出臨時入境許可即到即辦等8項舉措;公安部門推出優化證件註冊管理等20條便利化措施;市場監管部門實施3C認證免辦等系列支持政策。
為來自37個最不發達國家的展商提供支持
“我們通過提供部分免費展位和展品留購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為來自37個最不發達國家的展商提供支持,推動當地特色産品進入中國市場。”盛秋平説。
本屆進博會積極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對接,共有來自123個共建國家的企業參展,同比增長23.1%。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達163家,同比增長23.5%。為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單邊開放,將擴容非洲産品專區,支持非洲建交國用足用好100%稅目産品零關稅政策,非洲企業參展數量同比增長80%。虹橋論壇將首次圍繞“增強全球南方經濟韌性”和“全球南方農業可持續發展”展開研討。首次推出國際友城聯展和“魅力友城”展示專區。
創新打造“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品牌,11月4日下午將舉辦“出口中國”系列活動啟動儀式;11月5日,將啟動2025中國國際精品消費月活動;12月,將首次舉辦2025進博優品交易會,讓更多“進博好物”直達消費端……
盛秋平介紹,進博會背靠中國大市場,前七屆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助力各國企業共同應對國際市場波動困局,這足以彰顯中國共享市場機遇的決心。
“第八屆進博會將以實際行動證明,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願與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共享發展的機制做實、把合作共贏的方式做活,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更多的新動力。”盛秋平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