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丨一場未能完成的採訪-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8 19:47:51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丨一場未能完成的採訪

字體:

  新華社東京10月18日電 記者手記|一場未能完成的採訪

  新華社記者馮武勇

  記者的電腦裏,保留着一個文檔——“村山富市採訪提綱”。專訪這位日本前首相,是夙願。

  提綱起草於2022年10月。當時,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年屆98歲,居住在故鄉大分縣大分市的青山綠水間。但由於疫情原因,村山先生在家人安排下深居簡出,基本不再接受包括日本媒體在內的線下採訪。

  儘管專訪的機會渺茫,但記者還是把提綱放在電腦桌面:萬一有機會呢。

  2025年10月17日午間,日本媒體齊齊發出快訊:前首相村山富市去世,享年101歲。

  終究是沒有採訪機會了。打開採訪提綱,我當時準備了這樣一個提問:

  “近年來日本社會整體右傾,不少政客一邊講着‘村山談話’,一邊卻參拜靖國神社,在戰歿者追悼儀式上也不再有任何對侵略歷史的反省。此外,對下一代的歷史教育也僅僅強調‘被害’,而對日本曾經對他國的‘加害’絕口不提。您如何看待這些現象?”

  今天看來,問題沒有過時。而村山先生,無疑是回答這個問題有道義權威的日本人。

  199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50周年之際,村山先生作為日本首相,以內閣決議形式發表“村山談話”,明確強調:

  “我國在不久前的一段時期,國策發生錯誤,走上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和痛苦”“為了避免以後發生錯誤,毫無疑問,我們應謙虛地接受歷史事實,並再次&&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由此,“村山談話”成為日本戰後官方歷史認識的一個標尺。談話中的幾個關鍵詞:侵略、殖民統治、反省、道歉,是否得到完整表述和傳承,成為衡量日本此後歷屆內閣和首相歷史認識的試金石。

  但我們不應忘記,“村山談話”誕生的特殊歷史背景。當時,日本政府由自民黨、社會黨、新黨魁三黨聯合執政,村山富市作為社會黨委員長被推選為日本首相。在時任自民黨總裁河野洋平等人的努力下,聯合政府以內閣決議方式通過了“村山談話”,但由160多名自民黨國會議員組成的“戰後50周年國會議員聯盟”公然反對“村山談話”內容。後來成為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當時就是反對“村山談話”的活躍分子。

  對曾遭受日本軍國主義荼毒的亞洲國家以及國際社會來説,“村山談話”本應成為日本社會,特別是政治人士歷史認識的共識底線,但遺憾的是,隨着時間推移,這份共識正在虛化,這條底線不斷倒退。

  200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60周年,“小泉談話”雖沿用“村山談話”關鍵表述,但去掉了“國策發生錯誤”。201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70周年,“安倍談話”掏空了“村山談話”實質精神,揚言“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係的子孫後代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言外之意,日本今後再沒必要為殖民統治和侵略歷史道歉。202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80周年,在自民黨保守勢力和社會輿論氛圍壓力下,特別是在“安倍談話”魔咒的控制下,首相石破茂被迫放棄代表官方立場的“石破談話”,轉而以“個人見解”形式發表“戰後80周年”見解,內容偏重於分析“日本為什麼走向戰爭”,而不是反思侵略戰爭帶來的“巨大傷害和痛苦”,遑論“反省”和“道歉”。

  如果村山先生還能發聲,他會作何感言?

  2015年8月,在“戰爭換不來和平——‘村山談話’與戰後70周年”集會上,村山批評“安倍談話”否定“村山談話”內涵。2020年8月,“村山談話”發表25周年之際,村山經媒體發表感言,期待“村山談話”繼續為日本、亞洲及世界的和解、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2025年10月18日的日本大報上,頭版兩條新聞赫然並列:其一,“村山富市前首相去世”;其二,“高市首相即將誕生”。日本臨時國會將於10月21日召集,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有望在首相指名選舉中勝出。在歷史認識上,高市是距離村山最遠的日本政客之一,不僅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還公然將“村山談話”貶低為“自虐史觀”。

  “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18日告訴記者,如果高市政權誕生,在歷史認識上可歸為“極右政權”。越是出現這樣的困難形勢,日本社會越需要加大力度宣揚“村山談話”的內涵。村山先生雖然逝去,但“村山談話”及其精神應該永久傳承。

  “村山談話”是二戰後日本的一道光,照出良知,也襯出陰暗。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