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江再紅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工作室和自己的湘繡作品合影。
“湘繡是湖湘文化的組成部分,烙下了湖湘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的特質。”在研學班的課堂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湘繡代表性傳承人江再紅分享自己對湘繡的理解。
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有兩千多年歷史,主要依靠針線刻畫來表現物象神態。1968年,江再紅出生於湖南長沙一個湘繡世家,從小學習刺繡,後來進入湖南省湘繡研究所,跟隨湘繡大師們深造。
多年來,江再紅走進大中小學授藝,帶徒傳承,積極推廣湖湘文化和非遺技藝,培養大批湘繡傳人……江再紅和團隊嘗試通過數字化設計、跨界聯名、沉浸式體驗等形式,探索湘繡的創新發展之路。
“湘繡有‘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特點,我希望通過各類文化交流與展示的&&,讓湘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海外觀眾了解湘繡背後的文化內涵。”江再紅説。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pagebreak
10月13日,江再紅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婦女峰會現場拍攝自己的湘繡作品。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10月13日,江再紅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婦女峰會現場與自己的湘繡作品合影。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這是在北京舉行的全球婦女峰會現場拍攝的江再紅的湘繡作品《千里江山圖》局部(10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pagebreak
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湖南活動周期間,江再紅(前右)向觀眾展示刺繡技藝。
新華社發pagebreak
10月10日,江再紅(中)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工作室和學徒交流。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pagebreak
江再紅(中)給外國留學生講解湘繡知識(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pagebreak
10月10日,江再紅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工作室製作湘繡作品。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pagebreak
10月10日,江再紅(中)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工作室和學徒交流。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pagebreak
10月10日,江再紅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工作室製作湘繡作品。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pagebreak
10月10日,江再紅在長沙市湘繡研究所工作室製作湘繡作品。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