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阿根廷經濟改革路在何方-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7 22:18:13
來源:新華網

國際觀察|阿根廷經濟改革路在何方

字體: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9月27日電 題:阿根廷經濟改革路在何方

  新華社記者張鐸 王鐘毅

  近期,阿根廷金融市場出現動蕩,本幣貶值,債券和股票市場下跌,阿央行被迫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匯市。為緩解困境,阿根廷總統米萊向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經濟援助。觀察人士認為,金融市場動蕩反映阿根廷政府的經濟改革措施難以破解該國結構性問題。

  9月25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人們走過一家張貼着特價廣告的蔬果店。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電鋸”卷刃失靈 改革陷入困局

  2023年阿根廷總統競選期間,米萊手持電鋸,承諾將對阿根廷進行一場“電鋸式改革”。就任總統後,他啟動“休克療法”,力圖扭轉阿根廷長期面臨的高通脹、財政赤字與外債壓力。執政近兩年來,雖然部分經濟指標取得一定改善,通脹率、貧困率有所下降,但居民生活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政府支持率持續走低。

  阿根廷政治經濟研究中心近期報告顯示,阿根廷經濟活動2025年上半年明顯陷入停滯,自2月以來下行趨勢明顯。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的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二季度阿國內生産總值環比下降0.1%,同期消費也有所下降。

  這是9月25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拍攝的七月九日大道和方尖碑。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今年9月以來,阿根廷國內政局日趨複雜。米萊領導的執政聯盟“自由前進黨”在7日舉行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議會選舉中失利,引發該國金融市場動蕩。該選舉被視為10月國會中期選舉的重要風向標,米萊希望贏得國會改選,以進一步推行經濟改革。

  為應對市場動蕩,阿央行上周在三天內總計拋售超過1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進行干預。阿政府22日宣布,暫時取消農産品出口預扣稅,以增加美元供給、穩定本幣匯率。

  觀察人士指出,選舉結果及市場反應體現出米萊政府經濟改革措施受到質疑,而國會與總統間分歧持續加深,米萊以減少財政赤字和控制通脹為核心的經濟改革方案或將面臨更多掣肘。

  生活成本高企 民眾迷茫倦怠

  近兩年來,米萊政府承諾的經濟復蘇仍未顯現,阿根廷民眾已陷入迷茫。面對高昂物價和持續貶值的阿根廷比索,有些民眾走上街頭表達訴求,但更多民眾,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只能捂緊錢包。

  由於米萊政府大幅削減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經費,工薪階層的生活陷入困窘。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維羅妮卡·吉奧爾達諾告訴記者,她不僅要支付自己家庭的日常開銷,還要為母親支付房租和養老保險。“如果沒有我,她只能像別人一樣流落街頭了。”

  9月25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顧客在一家超市的冷櫃前選購促銷肉類。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我現在已經不知道該投票給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一所學校工作的一位心理諮詢師告訴記者,這兩年來,普通人的生活不僅沒有改善,反而由於政府削減社會保障而走下坡路。

  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他當年投票支持米萊,但現在米萊政府的表現讓他“很失望”。

  吉奧爾達諾説,生活成本的上升不僅是經濟問題,也導致一些社會心理問題,阿根廷社會正在經歷一種普遍的倦怠感,民眾對未來缺乏信心。

  再次赴美求援 難破結構難題

  困局之下,米萊於22日開啟了就任總統以來的第12次美國之行,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並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等舉行會晤,尋求外部援助穩住本國金融市場。

  24日,美國財政部宣布與阿方就提供本幣互換、購買阿政府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利用美財政部匯率穩定基金等為阿提供金融支持進行協商。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政府提供的經濟援助附加了諸多不透明條件,缺乏監督機制,可能導致阿根廷更加依賴美國援助,為阿經濟埋下隱患。

  9月25日,行人走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佛羅裏達步行街。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阿根廷前總統、正義黨主席克裏斯蒂娜日前通過社交媒體&&,米萊向美尋求金融援助是“飲鴆止渴”。阿根廷歷史上曾多次向美國等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借款以穩定經濟,但這類嘗試幾乎全部失敗。米萊政府仍不吸取教訓,一味向美求助,這是“對阿根廷人民不負責任的做法”。

  長期以來,阿根廷高度依賴農産品和能源出口,經濟結構較為單一,未能建立完備的工業體系,易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全球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加之該國長期處於左右翼政黨輪流執政狀態,政策頻繁變更,導致屢屢錯失發展機遇,政府入不敷出,飽受債務問題困擾。一位當地學者對記者説,阿根廷嘗試了其他國家的各種發展路徑,“最終也沒有找到自己的道路”。

  9月25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外賣&&送餐員走過一家外匯兌換店。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