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同飲一江水 共賞一輪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7 18:12:42
來源:新華網

通訊|同飲一江水 共賞一輪月

字體:

  新華社河內9月27日電 通訊|同飲一江水 共賞一輪月

  新華社記者胡佳麗 鄒學冕 劉潁

  皎皎月輝,平靜地灑在越南紅河之上。這一發源於中國的跨境水系,串聯起中越兩國的歷史與文化。

  9月25日,在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越南兒童表演歌舞《中秋街頭歡》。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天涯共此時——彩雲追月·睦鄰情深”2025年中越中秋文藝晚會25日晚在越南國家歌舞劇院舉行。這場晚會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的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國駐越南大使館、越南文化體育旅游部、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

  中國歌手程甲風演唱的《中越風情畫》拉開了晚會帷幕,歌詞巧妙串聯了中國西湖、秦淮河與越南紅河、下龍灣等標誌性景觀。

  9月25日,在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中越音樂伉儷莫雙雙(左二)和童光榮(右二)在舞&上與觀眾互動。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參加演出的越南國家歌劇芭蕾舞劇院常任指揮童光榮,在上海邂逅了自己的愛侶——中國音樂家莫雙雙。這對中越音樂伉儷共同創立的越南新活力民族樂團融合中國民樂元素和越南古典竹樂,在晚會上演繹了由越南傳統官賀民歌《花香蝶舞》和現代歌曲《今夜無人入睡》改編的樂曲。

  “中越兩國文化對中秋意境有着不同的表達,音樂傳達的情感跨越了民族、語言和時空,烙下雋永記憶。”莫雙雙説。

  晚會上,多個節目展開了關於“月”的敘事:既有中國的武舞融合表演《良宵引》《彩雲追月》,雜技《月之戀·肩上芭蕾》,也有越南的舞蹈《故鄉的渡口》、兒童歌舞《中秋街頭歡》、歌曲《緣分》。

  越南文化體育旅游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陳一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我們舉辦本次活動,旨在發現越中彼此的獨特魅力和相似之處。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共同的紀念日、文化日和節日,借此相聚一堂,共唱越中友誼之歌。”

  越南中央藝術師範大學大二學生阮氏慶鈴説,這場來自雲南的文藝表演讓她感到震撼,“對於像我這樣的藝術生來説,這是一場能獲得許多 啟發的視聽盛宴”。

  9月25日,在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越南兒童觀賞寫着“花好月圓”的中國糖畫。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觀看完整場晚會後,阮氏慶鈴再次走向晚會前讓她流連忘返的互動區,一盞盞亮着暖光的小燈籠在人潮中流動,人們爭相體驗中越非遺展品。

  “我在展區參觀時,耳旁充盈的是兩國民眾‘這個我們也有’‘那個我們也有’的驚嘆。”陳一煌説,相似之處是溝通的橋梁和互鑒的起點,能讓兩國彼此更加親近。在越中兩國關係中,增進兩國人民的人文交流和文化理解尤為重要。

  9月25日,在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越南月餅製作手藝人丁氏秀英與來賓交流。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越南中秋月餅展區前,越南月餅製作手藝人丁氏秀英及其女兒用中文向中國來賓講解越南月餅的圖案寓意。這門手藝已在其家族中傳承了五代。在丁氏秀英看來,中國月餅來到越南,給越南民眾帶來的不只是別樣的味道,更是兩國中秋文化的融合、對團圓與睦鄰的共同期許。

  這是9月25日在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拍攝的越南月餅製作手藝人丁氏秀英製作的月餅。新華社記者 胡佳麗 攝

  在劇院入口,作為配套活動的滇越鐵路攝影展通過一幅幅歷史影像,默默訴説着這條鐵路連接兩國的往事,也吸引了眾多來賓。

  9月25日,在位於越南河內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來賓參觀滇越鐵路攝影展。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紅河潮涌連中越,明月千秋照古今。”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蔡祥榮説:“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因互聯互通而更加繁榮,因相知相親而更加溫暖。”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