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聯通三國 惠及萬家——中企助力科特迪瓦北部邊民踏上幸福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6 18:21:46
來源:新華網

通訊丨聯通三國 惠及萬家——中企助力科特迪瓦北部邊民踏上幸福路

字體:

  新華社阿比讓9月26日電 通訊丨聯通三國 惠及萬家——中企助力科特迪瓦北部邊民踏上幸福路

  新華社記者張健 司源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9月的科特迪瓦北部,一條嶄新的雙向兩車道公路如黑色緞帶,在廣袤的紅土與連綿的腰果樹間無限延伸。瓦藍的天空下,運輸卡車相繼駛過,婦女們頭頂盛滿芒果、香蕉的籮筐,在道路兩側向過往車輛熱情叫賣。

  這條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承建的交通動脈,連接科特迪瓦、馬裏和幾內亞三國,被邊境居民親切地稱為“幸福之路”。項目全長228公里,途經科特迪瓦北部登蓋萊專區的卡巴杜古、福隆兩個大區,呈Y字形直通馬裏和幾內亞邊境,今年3月正式通車後,徹底解決了困擾當地多年的雨季交通中斷難題。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這條公路是馬裏、幾內亞通往科特迪瓦出海口的關鍵通道。”中國港灣科特迪瓦北部公路項目經理李楊春站在新鋪的瀝青路面上,望著往來車輛,臉上滿是喜悅。“通車後,專區首府奧迭內至馬裏邊境的行程從4.5小時縮短至1.5小時,至幾內亞邊境從3小時縮短至1小時,運輸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效率提升直接惠及當地經濟。登蓋萊專區是科特迪瓦重要的腰果、棉花、芒果主産區,但昔日的交通瓶頸嚴重制約農産品外銷。如今,這一困境已成為歷史。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回想2020年以前,卡車進來一趟非常困難。”48歲的腰果和水泥供銷商雅各巴·科內站在自家的倉庫前感慨道。他經營腰果生意已20年,親眼見證了道路帶來的巨變。“如今,卡車進出自由,物流變得非常順暢。昨天我還順利卸了兩卡車的貨。”

  對於世代居住於此的農民而言,這條路的意義更為深遠。項目部實驗員阿卡·坎加來自當地村莊,他説:“過去這裡沒有路,許多大的丘陵讓村民幾乎無法把自家的農産品運到城裏,經常有腰果爛在地裏。中國企業修通的這條路,對我們當地人來説是一項改變命運的工程。”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司源 攝

  “道路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卡巴杜古大區薩馬蒂吉拉村村長秘書穆薩·蘇馬霍羅的話道出了當地民眾的心聲。

  “公路通車後,生活便利多了。現在客源多了,貨物流通也順暢了。”在公路旁經營雜貨店的阿迪亞拉·庫利巴利指着店門前駛過的車輛説,如今,她的店舖每天都接待周邊不同地區的顧客,生意比以前紅火了許多。

  9月2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一輛三輪摩托車從馬裏駛入科特迪瓦。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這條公路還將成為聯通西非地區的一條黃金走廊。隨着公路通車,36歲的跨境商人阿魯納·迪亞拉蘇巴的生意好了很多。“我主要經營服裝、玉米、鞋類買賣,經常去馬裏南部邊境城市馬南科羅賣貨進貨,偶爾也去幾內亞。現在路好走了,運輸方便了,生意也變好了,每週都要出差兩三天去做生意。”他開心地告訴記者。

  項目的成功,還植根於企業與當地社區融合共生。中國港灣在公路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本地化就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據項目部商務主管田磊介紹,項目建設期直接提供了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同時,項目還注重技能傳承和本地能力建設,為當地培養了許多工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甚至孵化了多個本地小微企業。

  9月2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一輛驢車從馬裏駛入科特迪瓦。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負責屬地勞工管理的項目部翻譯史天虎分享道:“我們把公路修到哪個村莊,就會為當地居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比如打水井、修便道、捐贈教學用品等。我們常收到村民的表揚信,有時他們甚至牽來牛羊表達感謝。能為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條件作貢獻,我們感到非常驕傲。”

  “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卓越項目,真正打通了當地大區之間的交通脈絡,促進經濟發展,也大大改善了民眾生活。”福隆大區堅科副省行政長官尼亞米恩·阿薩西·科南説,公路修好後,交通流量顯著增加,經濟貿易日益活躍,居民開始興建新房,當地發生了實實在在的巨變。(參與記者:代賀、許嘉桐、鄭夢雨)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這是9月1日在科特迪瓦登蓋萊專區卡巴杜古大區拍攝的科特迪瓦北部公路旁的雜貨店。新華社記者 張健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