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地手記丨和平才是真正的“救命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3 21:57:56
來源:新華網

中東戰地手記丨和平才是真正的“救命藥”

字體:

  新華社加沙9月23日電 中東戰地手記|和平才是真正的“救命藥”

  新華社記者黃澤民 趙偉宏

  在加沙城西部的流離失所者營地,65歲的馬希爾·馬斯裏坐在醫療點等待領取胰島素。“兩天內,我跑了4個醫療點找胰島素,卻都空手而回。”馬斯裏告訴新華社記者,“每次去,都被告知藥物用完了,我實在不知該怎麼辦!”

  7月1日,在加沙城希法醫院的透析室,一名工作人員查看設備。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苦等數小時後,這位老人還是沒有獲得治療,只能返回臨時帳篷。對他來説,即使拿到胰島素也發愁,因為如何儲存也是難題。“帳篷裏沒有冰箱,也不通電,根本沒有保存條件。”馬斯裏滿臉愁容。

  戰機轟鳴,轟炸隨時來臨,邊境封鎖,物資奇缺……在加沙衝突中,身體健全的人尚且吃不飽飯、朝不保夕,不得不四處逃命,對於馬斯裏這樣的長期病患來説,處境更是艱難。

  糖尿病人需要時常監測、精準用藥,而持續不斷的炮火、物資短缺和頻繁的流離失所使得定期細緻的治療成為奢望。8月發布的一份聯合國報告顯示,加沙地帶約7.1萬名糖尿病患者依賴胰島素治療,而當前胰島素庫存很低。此外,監測血糖水平的設備也完全斷供。

  4月17日,在加沙城一處藥品倉庫,一名工作人員對藥品進行分類。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患者正面臨災難局面。”加沙城糖尿病醫生穆罕默德·賽亞姆告訴記者,“我們看到患者在減量用藥、使用變質或過期胰島素,甚至停止注射,這如同慢性中毒。有些患者因身體無法承受代謝失衡,突然在街頭或帳篷裏昏倒。”

  很多和馬斯裏類似的加沙慢性病患者都會陷入這樣缺醫少藥、無法規律治療的境地。戰爭正以另一種方式奪去更多人的生命。

  55歲的烏姆·伊斯蘭·達達赫患腎衰竭多年,一直依靠定期透析維持生命。她目前住在加沙城希法醫院附近一處避難營地,加沙醫院超負荷運轉讓她的透析治療時斷時續,她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平時每週透析三次,現在(醫院)缺燃料,我也斷了治療。”她聲音微弱地説,“上周只做了一次透析。我們只能吃扁豆充饑,貧血症狀日益加重,疼痛持續不斷。”

  達達赫的絕望背後,是處於崩潰邊緣的加沙醫療系統。“加沙城希法醫院和阿赫利阿拉伯醫院不斷涌入傷者,他們躺在過道、樓梯間,醫院已經超負荷運轉。”聯合國報告這樣描述當地的醫療狀況。

  這是4月17日在加沙城拍攝的一處藥品倉庫。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而以色列持續嚴酷的封鎖導致醫療物資短缺。一份聯合國報告指出,邊境檢查點的審查工作因限制措施延誤。許多物資如輔助設備、重症監護病床、冷凍設備、冷鏈藥品、麻醉機等均被拒入境。與此同時,燃料短缺是加沙地帶約230個仍在部分運轉的醫療點面臨的核心挑戰之一。對馬斯裏和達達赫這樣的長期病患來説,任何一條限制措施都可能是生與死的區別。

  以方封鎖還造成飢餓現象蔓延。以色列外交部22日發表聲明説,以方將阻止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的“全球堅韌船隊”抵達加沙地帶。聯合國有關機構8月22日發布報告説,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超過50萬人正陷入饑荒。這是中東地區首次被正式確認發生饑荒。

  15歲的塔梅爾·肖海貝爾因嚴重營養不良引起併發癥,日前在加沙地帶中部代爾巴拉赫的阿克薩烈士醫院去世。醫院發言人哈利勒·迪克蘭説,肖海貝爾自出生就患有慢性病,但由於藥品和食物嚴重短缺,他的病情急劇惡化。

  7月25日,在加沙城一處避難所,一名女子懷抱營養不良並患病的兒童。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這絕非個例!兒童死亡人數激增的現象本可避免——只要他們能獲得最基本的醫療和營養支持。”迪克蘭説。

  肖海貝爾去世後,傷心欲絕的母親抱着極度消瘦的兒子,為沒法給孩子吃上一張大餅而自責。

  戰爭摧毀了加沙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對他們而言,和平才是真正的“救命藥”。

  6月2日,在加沙城一所醫院裏,一名兒童正在接受治療。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糾錯】 【責任編輯: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