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法國斯特拉斯堡9月11日電 記者手記|歐洲議會充斥矛盾焦慮 “盟情咨文”難解歐盟之困
新華社記者張兆卿 丁英華
10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議會全會迎來最重要議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第二任期內的首個“盟情咨文”。
會議開始前,議會全會大廳外排起長隊。媒體區座無虛席。
隨着馮德萊恩一襲綠衣入場落座,會場鈴聲敲響,嘈雜聲漸漸平息。場上有不少左翼黨團及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黨黨團議員身着紅衣,以示悼念加沙地帶遇難者並表達抗議,分外扎眼。
“歐洲正處於戰鬥之中。”馮德萊恩以此開場。近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涵蓋俄烏衝突、巴以局勢、跨大西洋經貿關係、歐洲戰略與工業自主等議題。
回應她的,是交織響起的掌聲、噓聲和口哨聲。歐盟內部的矛盾與緊張感在此時清晰顯影。
在對以色列政策上,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委員會擬暫停對以色列的部分雙邊支持、對極端主義的部長和暴力定居者實施制裁、部分中止《歐盟-以色列&&國協議》中與貿易相關的事項。此舉贏得部分議員掌聲,但也引來一些議員的強烈質疑。措施是否過晚,執行能否落實,仍存太多不確定性。
會場上,社會民主黨黨團主席加西亞拋出詰問:“當加沙在死亡線上掙扎時,歐洲在哪?”
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黨黨團聯合主席埃克豪特説,“歐洲不能再僅僅把自己當作市場,而必須把自身視為力量”,立即在加沙問題上採取行動。
左翼黨團聯席主席席爾德萬譴責歐盟對加沙人道危機保持沉默,指責其在外交政策上奉行雙重標準,未能為推動和平發揮作用。
在歐美經貿關係上,馮德萊恩為近期與美國達成的關稅協議辯護。她説,該協議確保歐洲獲得“可能的最佳結果”,避免與美國爆發貿易戰。
但會場批評聲浪不斷。加西亞直言,這是對美國的讓步。
席爾德萬更是嚴厲抨擊,認為歐盟為了空洞的跨大西洋夥伴口號,犧牲了能源、數字政策、安全和氣候保護方面的利益,暴露出歐盟在社會經濟、外交政策乃至價值觀上的全面困境,“這是徹底的投降”。
在俄烏問題上,馮德萊恩&&歐盟正在與夥伴協調推進第19輪對俄制裁措施,考慮加快淘汰俄化石燃料、打擊俄“影子艦隊”。她提出利用歐洲境內被凍結的俄資産“現金餘額”作為支點,發行所謂“賠償貸款”,為烏克蘭提供中長期融資,戰後再由俄羅斯賠償覆蓋風險。
這一設想引發爭議。輿論普遍認為,該設想在法律與財政方面的問題尚待解決。此外,歐洲對烏援助觸及安全與民生之間的矛盾:一方面要為軍備和防務買單,另一方面農民、工薪階層仍在等待賬本上的答案。
與此同時,歐盟內部政治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今年7月,歐洲議會曾對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委員會發起不信任動議,雖未通過,但風波未息。就在“盟情咨文”發表數小時後,歐洲議會第三大黨團“歐洲愛國者”宣布,將再次對歐盟委員會提出不信任動議。目前,已有85名議員簽署支持,超過了啟動程序所需的72名,最快或將於10月表決。
歐盟一方面高喊“必須戰鬥”“歐洲獨立的時刻”,但在如何戰鬥、由誰承擔代價的問題上,遲遲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宏大口號與複雜現實之間,內部裂痕逐步延伸。
夜色降臨,歐洲議會大廈燈火通明。馮德萊恩的演説已經落幕,但爭論還在繼續發酵。矛盾沒有消解,焦慮不曾消散。對於內外交困的歐盟而言,這場“盟情咨文”猶如一面破碎的鏡子,映照出層層疊疊的困境,卻難以給出完整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