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智庫報告解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偉大貢獻-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05 21:36:19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智庫報告解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偉大貢獻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 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智庫報告解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偉大貢獻

  新華社記者伍曉陽、郝薇薇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9月5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新華通訊社在北京聯合發布《回望歷史 捍衛正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偉大貢獻》智庫報告。報告指出,東方主戰場的世界意義不可撼動。東方主戰場的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促進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進程,推動構建了戰後國際秩序。

  這是《回望歷史 捍衛正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偉大貢獻》中英文智庫報告。新華社發

  報告指出,在這場世界大戰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犧牲巨大,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主要兵力,不僅實現了國家和民族的救亡圖存,而且有力支援了其他戰場的抵抗力量,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中國開闢了第一個大規模世界反法西斯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主要兵力。1939年歐洲戰爭爆發後,日本主要兵力被牢牢牽制在中國戰場,明確不介入歐洲戰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主力仍深陷中國戰場。在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中,中國殲滅日軍150多萬人。中國人民為徹底打敗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抗戰時期,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按照1937年比價,戰爭造成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報告提出,東方主戰場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這個偉大勝利,不僅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命運,而且深刻影響了近代世界的歷史進程。這個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範圍內興起的、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運動的典型代表,為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樹立了光輝榜樣,提供了經驗借鑒。二戰結束至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實現獨立和解放,數十億人掙脫了殖民主義枷鎖。

  中國參與制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國際法性質的文件,推動對相關領土歸屬問題作出公正合理安排。通過東京審判及對戰敗國實施改造,推動形成懲罰戰爭罪犯、剝奪戰爭潛力和權力的一整套制度設計。戰後,中國與印度、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受到廣泛認同,成為國際關係的普遍原則。

  報告提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就是要銘記歷史、捍衛成果、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長期以來,日本一些政客美化侵略企圖,陸續提出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殖民統治有益論”“侵略有理論”等荒謬論調。這些錯誤言行,藐視歷史事實和國際正義,挑戰人類良知和底線。堅持正確二戰史觀,既要反對美化侵略,也要反對選擇性敘事。在西方學界的二戰敘事中,東方戰場長期被邊緣化,所謂“二戰六年論”就是將反法西斯戰爭起點限定為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這些淡化、矮化、貶低中國貢獻和犧牲的錯誤史觀應予澄清。

  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我們越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持續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其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無論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干擾,中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二戰的慘痛教訓告訴人們,窮兵黷武不是人類和平之策,贏者通吃不是人類發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

  為應對新的全球挑戰,回答“人類向何處去”這一重要課題,中國提出了新的方案,這就是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為戰略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唯有同心同德、相向而行,將四大全球倡議付諸行動,讓安全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讓治理的智慧久久為功,堅持不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創造一個持久和平的美好世界。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