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像。 新華社發(白俄羅斯總統新聞局供圖)
新華社明斯克8月31日電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日前接受了新華社的書面專訪。
以下為專訪全文:
問:今年6月,您對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並與習近平主席舉行會見,訪問取得圓滿成功。這次,您將再次前往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十餘年來,您和習近平主席密切交往,為兩國關係不斷發展領航定向,目前兩國關係達到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歷史最高水平。在您的眼中,習近平主席是一位什麼樣的領導人?元首外交對於推動中白關係行穩致遠具有怎樣的關鍵作用?
答:習近平主席不僅僅是一個大國——偉大中國的領導人。一個人的偉大之處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顯現。在當今完全不可預測的形勢下,他勇於擔當領導責任,不僅為中國,也為整個世界指明了清晰而具體的發展道路。他身上的許多品質值得學習:對人民的責任感、戰略思維和鋼鐵般的意志。因此,他提出的倡議在國內外都獲得了巨大支持。
我與他相識已久。習近平主席具有戰略思維,目光長遠。他作風穩健紮實,同時也是一位極具現代意識的領導者。他的務實作風、出色的工作效率、對細節的一絲不茍、迅速決策的能力以及善於採納一切最優最新事物的特質,使貴國領導人在全球合作夥伴眼中顯得真誠而親和。
此外極為重要的是,他引領中國走上漸進式發展道路。沒有革命,沒有動蕩,不破壞前人辛勤積累的成果。一切舉措都循序漸進,且完全符合人民利益。正因如此,中國模式才如此穩健,成為眾多國家心嚮往之的範例。與那些試圖用炸彈和制裁“引入民主”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向世界展現了另一種可能——在尊重他國的基礎上實現和平穩定的發展。
關於外交,我認為,各國領導人始終肩負着特殊作用和特殊責任。若缺乏信任、不能連貫地執行既定決策,即使簽署數以百計的文件也都將是一紙空文。
白中兩國之間有着最高程度的互信和尊重。我深感榮幸的是,對白俄羅斯而言,習近平主席不僅是可靠的合作夥伴,更是真誠的朋友。在他的堅定支持下,白中關係已達到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歷史最高水平。
我們之間的個人交往確保進行可信任的對話,這是無可替代的。在當代世界,正是領導人創造了合作的政治基礎,制定共同目標,確定優先方向,並確認深化合作的意願。
我堅信,白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必將持續深化。我們正共同推進重大合作項目,在國際場合堅定相互支持。這正是21世紀國與國交往的真正典範。
問:您曾15次到訪中國,即將開始第16次中國之旅。您親眼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和變化,近年來中國的哪些變化給您留下深刻印象?您認為,哪幾方面的因素成就了中國的新時代面貌?您對此次訪華有何期待?
答:確實,我即將第16次到訪中國。這距我首次訪華已過去30多年——當時我還是一名議會議員。那時的中國與現在截然不同,但當時我就明確意識到:這個國家未來可期。這些年來,我始終以濃厚興趣關注着中國日新月異的宏偉變革。每一次訪華,我不僅驚嘆於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更欽佩其對自身傳統文化的精心守護。
當然,令人矚目的是一座座擁有高速交通網絡和先進數字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大都市。中國在工業機器人製造、無人汽車和貨車技術研發、人工智能發展等領域已成為全球領導者,這些成就令人讚嘆。特別值得稱讚的是航天工程以及在發展綠色能源和建設強大現代工業基礎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同樣注意到中國高度重視生態環保與創新發展——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領域。此外,我清楚地看到,中國為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在社會民生、教育培訓和醫療衞生領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總體而言,中國完美展現了經濟蓬勃發展與人文關懷相得益彰的鮮活典範。
就我個人看來,中國的成功首先歸功於中國人民的嚴格的自我要求與勤勉奮鬥(在這一點上我們兩國人民非常相似),其次源於儒家文化倡導的集體責任感,以及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領導層的正確戰略引領。
我對即將進行的訪問抱有最樂觀的期待。
首先,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恰滿一周年。當前不僅中國在總結其擔任上合組織主席國期間的工作成果,白俄羅斯也在評估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首年的工作。所有成員國都在關注我們的表現——這些國家相信白俄羅斯為促進上合組織發展、維護歐亞地區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而展現的真誠意願。
其次,此次訪問將為深化雙方戰略夥伴關係提供新契機。這必將為白中經貿領域合作注入新動力,推動科學、技術、産業協作等聯合項目積極開展。或許我們還能夠開拓新的合作方向。
我堅信,此訪必將再次彰顯白中兩國友誼和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問:白俄羅斯是最早響應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近年來,中白務實合作在各領域取得積極成果。您如何評價當前中白務實合作現狀?您對進一步推動中白高質量互利合作有何設想?
答:確實,白俄羅斯是最早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我們當即就意識到——這絕非空洞的口號,而是為國家經濟和人民帶來的切實機遇與發展前景。
這些年來我們與中國的合作已結出纍纍碩果。我特別要指出“巨石”中白工業園——這座被譽為“一帶一路”明珠的項目。對我而言至關重要的是,該園區並未止步於物流樞紐功能,而是發展成為真正的高科技産業集聚區。如今這裡已成為匯聚現代製造技術、數字化解決方案與創新理念的實踐&&,正在孵化核心競爭力、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塑造國家經濟的未來藍圖。
此外,我們兩國正在順利實施聯合技術項目計劃,該計劃旨在推動工業現代化進程,並深化創新與數字經濟領域的協作關係。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我們的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包括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例如在中國支持下,我們啟動了首個全球發展倡議項目——該項目通過中國政府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實施,即旨在加強地方層面的火災預防與應急響應能力建設的綜合性倡議“白俄羅斯森林防護計劃”。
白俄羅斯願在幾個關鍵方向繼續與中方開展緊密合作:
首先,要深化兩國發展戰略的深度對接,加強在數字經濟、物流運輸、高新技術等領域的協作,並積極探索拓展經貿一體化的新路徑。
其次,將繼續完善政府間合作機制,以提高協調和落實大型項目的效率,確保其完全符合雙方共同的戰略利益。
第三,我們將特別強調創新與前沿技術作為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雙方已成功聯合舉辦“科技創新年”活動,並計劃進一步重點關注産業合作。
第四,我們將繼續擴大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民間外交是雙邊關係長期發展的最堅實基礎。
問:上海合作組織對維護亞歐大陸和平、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上海合作組織2024—2025年輪值主席國。白俄羅斯在去年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員國。您如何看待過去20多年來,上合組織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推動共同發展和繁榮方面發揮的建設性作用?白俄羅斯作為新成員國,將如何在上合組織發揮作用?
答: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組織。在當前向着公正的多極化世界秩序過渡的背景下,各成員國統一立場且能達成協商一致的決策能力顯得尤為珍貴。
我們自最初便洞悉這一潛力,而事實證明我們的判斷完全正確。
20餘年來,上海合作組織通過多邊合作形成了獨特的區域安全與發展模式。該組織證明了安全議題無需通過對抗,而是能夠借助聯合行動得以解決——包括情報共享、聯合演習、國家間信任建設等措施。憑藉這些機制,我們成功阻止了數百起恐怖襲擊,構建起穩定歐亞大陸的安全體系。
20餘年間,上合組織簽署了多個重要公約,成立了地區反恐怖機構,建立了威脅情報數據庫,開展了數百次聯合行動。我們系統化組織演習,協調邊境管控與打擊跨國犯罪領域的合作。2020年後,上合組織更增添了網絡安全、生物安全與民眾健康保護等重大合作新方向。
可以説,上合組織正穩步成為全球外交舞&的重要力量。該組織提出了不同於西方霸權模式的國際關係新範式,依託“上海精神”確保平等合作與共識構建。它積極融合“一帶一路”倡議,構建數字治理準則,並為發展中國家打造對話&&。
我們積極參與了上合組織包括反恐機構在內的安全機制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已邀請上合組織國家參與制定《21世紀歐亞多樣性與多極化憲章》。
白俄羅斯擁有發達的邊境管控系統和現代化的網絡防護手段,願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免遭網絡攻擊方面向夥伴提供技術交流和組織聯合演習。
上合組織工作中經濟板塊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我甚至可以説,經濟合作應發揮關鍵作用。為此我們需要建立高效的本幣結算機制,發展投資基礎設施與物流體系。
人文合作正展現出日益重要的意義。各成員國在教育、司法協作與社會保障領域深化互動,持續弘揚“上海精神”。
我想指出中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方面所做的巨大且至關重要的工作,該理念已融入上合組織的合作綱領。
隨着白俄羅斯加入上合組織,其成員國數量增至10個,這無疑增強了該組織在歐亞空間的影響力。
此外,白俄羅斯已成為經濟項目中的重要橋梁紐帶——經由白俄羅斯開闢了通往歐洲的新通道。白俄羅斯可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從高科技農業機械、有機食品到鉀肥等多種産品(我國鉀肥産能位居全球前列)。在機械製造、食品生産以及各類原材料深加工技術領域,白俄羅斯的經驗可作為上合框架下新建聯合産業集群的重要基礎。
白俄羅斯積極參與民間外交論壇,支持科研機構和文化中心之間的各種合作形式。上合組織大學、青年夏令營和交流項目、數字教育、生態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項目——所有這些構成了牢固的人文&&網絡。
白俄羅斯高校與“上合組織大家庭”國家院校成功實施了信息通信技術、工程技術與生物科學等領域的合作項目。例如白俄羅斯國立大學與北京大學在生物學科領域建立了合作關係。白主要高校(白俄羅斯國立信息與無線電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等)正持續擴大對中國學生的招生規模。
白俄羅斯在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文化和研究中心網絡迅速擴大。它們不僅推廣白俄羅斯語言和文化,還鼓勵進行雙邊和多邊的學術研究。
我們高度重視青年交流的發展,因為青年是未來的主力資源,需要重點投入。優先推進青年交流項目仍是重點:包括參與論壇、競賽、國際夏令營以及志願服務與科技夥伴合作計劃。
問:中國和白俄羅斯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前不久,新華社和中國駐白俄羅斯大使館在白俄羅斯國立偉大衛國戰爭歷史博物館舉辦了“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圖片展,紀念偉大勝利。您如何評價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貢獻和意義?您認為在當前國際局勢下,銘記這一勝利有怎樣的現實意義?面對國際上一些勢力歪曲歷史真相的企圖,中白兩國應如何合作捍衛共同的歷史記憶?
答:中國人民的偉大抗日戰爭不僅是民族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篇章。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在這場殘酷戰爭中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中國和白俄羅斯在抗擊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鬥爭中遭受了巨大損失。數千萬人喪生,許多城鎮和村莊被夷為平地。侵略者曾在集中營與死亡工廠企圖將我們趕盡殺絕,但遭遇了普通民眾的英勇抵抗——他們傾盡全力加速勝利的到來。民眾大規模加入遊擊隊伍,在地下戰線開展頑強鬥爭。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維捷布斯克市等地,曾活躍着來自中國的地下抵抗組織,遊擊隊伍中也不乏中國戰士的身影。而在中國,蘇聯軍事顧問與專家(其中也包括白俄羅斯人)曾與中國同志肩並肩作戰。
作為歷史學家,我特別清楚地理解這場戰爭的可怕程度以及我們兩國人民為共同勝利所作出的不可估量的貢獻。這對我們兩國未來的許多代公民而言,是關於勇氣、堅韌和愛國主義的偉大一課。
新華社在明斯克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圖片展,以及中國為參與中國抗戰的白俄羅斯老戰士頒發紀念章等活動,都有助於傳承歷史記憶並成為青年教育的生動教材。
這在當今極其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尤為重要,當有些人試圖歪曲和篡改歷史時,共同守護我們共同的偉大勝利的記憶至關重要。今後,白俄羅斯與中國將持續推動實施此類聯合項目,全方位支持文教倡議,共同守護有關那場戰爭與我們勝利的真相與記憶。否則,歷史的悲劇可能重演。
問:面對地緣政治緊張、保護主義加劇等挑戰,全球南方成為推動積極變革的重要力量。中白都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您如何評價全球南方在世界舞&上的作用和發展前景?
答:當前,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正逐步擺脫殖民歷史陰影,在國際舞&上愈發堅定地彰顯自身立場。這些國家不再甘於僅充當原材料與廉價商品的供應方,而是力求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是完全正當的訴求。其影響力正日益凸顯:眾多全球南方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已超越北方發達國家,貿易與金融中心逐漸向亞洲轉移。
這些國家能夠生産從原材料到高新技術的一切所需品,因而完全有能力滿足本國人民的各類需求。它們共同追求構建一個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其中每個國家的利益都得到尊重,重大決策通過協商共議産生。正因如此,我們看到這些國家日益增強的主動性:既有區域性組織持續鞏固,新興合作機制與&&也不斷涌現,如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東盟、非盟及拉共體等。這些組織通過協調關鍵議題上的立場,正在為構建替代性的全球治理體系開闢道路。
全球南方國家正基於自身利益自主決定發展道路。它們拒絕自動附和他人決定,堅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衝突,主張經濟領域的平等開放,倡導所有國家共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這支力量已在影響國際秩序,其作用只會日益增強——這正是當今世界新興的力量中心。
我堅信,發達國家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否迅速認清新的現實格局,停止奉行舊有教條,並學會與全球南方國家構建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新型關係。
白俄羅斯認同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原則與理念,自視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並積極參與構建新世界秩序。我們加入了上合組織並成為金磚合作機制的合作夥伴,還提出了已取得實際成效的具體可行方案。我們並非空手而來,而是帶着清晰的合作議程,涵蓋能源、交通運輸、物流體系、金融合作、産業協作、糧食安全、貿易往來與技術創新等領域的前景廣闊的項目。
我們殷切期盼繼續與中國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為了我們兩國的共同繁榮,為了兩國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