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新華社專訪(全文)-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8/30 06:01:26
來源:新華網

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新華社專訪(全文)

字體:

  俄羅斯總統普京像。新華社發(俄羅斯總統新聞局供圖)

  新華社莫斯科8月30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接受了新華社的書面專訪。

  以下為專訪全文:

  問:今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訪問取得圓滿成功。不久後,您也將前往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請問:您對此行有何期待?十餘年來,您和習近平主席密切交往,為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領航定向。在您的眼中,習近平主席是一位什麼樣的領導人?

  答:的確,我們的朋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今年5月對俄羅斯的訪問取得圓滿成功,在國際上引起廣泛反響,並在我國獲得最高讚譽。此次訪問恰逢一個對我們而言神聖的日子——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正因如此,此次訪問對俄中關係的發展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我們確認了兩國人民致力於長期加強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傳統的戰略選擇。

  在莫斯科的慶典上,中國領導人成為主賓。在最高級別的雙邊會談中,就我們兩國合作的關鍵問題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討。最終,雙方通過了一份內容詳實的聯合聲明,並簽署了一攬子雙邊文件。

  應習近平主席邀請,我們很快將回訪中國。我非常高興再次訪問天津。眾所周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此舉行,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正在組織本屆峰會。我們期待,天津峰會之後,該組織將獲得更加強勁的發展勢頭,提升其應對當前挑戰和威脅的能力,增進我們共同的歐亞空間的團結。所有這些都將有助於構建更加公正的多極世界秩序。

  至於俄中會談,將在北京舉行。我很高興與習近平主席深入探討雙邊議程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和安全領域協作、經濟和人文領域合作。當然,按照慣例,我們將就重要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

  在北京,我們還將緬懷我們父輩、祖父輩和曾祖父輩的豐功偉績,他們共同擊敗了日本軍國主義,從而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將緬懷那些用鮮血鑄就兩國人民戰友兄弟情誼、捍衛我們國家自由、獨立和自主發展權利的先烈們。

  習近平主席高度珍視本國歷史,我從與他的個人交往中了解到這一點。他是一位真正的世界大國領袖,一位具有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始終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意志堅定的領導人。在國際形勢發生複雜變化的時刻,由這樣的領導人掌舵,對中國至關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正在為全世界樹立榜樣,展現當今世界可以且應該如何與外國夥伴進行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對話。俄羅斯高度讚賞中國國家主席真誠希望全面發展與我國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問:中國和蘇聯分別作為二戰亞洲和歐洲主戰場,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您認為在當前國際局勢下,銘記這一勝利有怎樣的現實意義?面對國際上一些勢力歪曲歷史真相的企圖,中俄兩國應如何合作捍衛共同的歷史記憶?

  答:正如我剛才所説,今年我們與中國朋友共同慶祝偉大衛國戰爭勝利和軍國主義日本投降80周年,後者標誌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蘇聯和中國人民首當其衝,在戰爭中承受了最慘重、數量最多的人員傷亡。我們兩國人民在抗擊侵略者的鬥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並在戰勝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殘酷的考驗清晰地展現並鞏固了兩國友好互助的優良傳統,為現代俄中關係奠定了堅實基礎。

  還記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也就是上世紀30年代,當日本背信棄義地挑起對中國的武裝衝突時,蘇聯就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數千名蘇聯職業軍官作為軍事顧問,為中國軍隊的建設和軍事行動的開展提供了諮詢支持。蘇聯飛行員也與中國戰友並肩作戰,英勇抗擊侵略者。

  1937年10月至1941年6月,蘇聯向中國提供了總計1235架飛機、數千門火炮、數萬挺機槍以及彈藥、裝備和補給。其主要運輸路線是經由中亞通往中國新疆的陸路走廊,蘇聯專家在最短時間內修建了一條公路,以確保物資供應不間斷。

  歷史事實無可爭辯地證明了當年戰鬥的規模和慘烈程度。我們銘記著名的“百團大戰”的偉大意義,中國共産黨軍隊從日本佔領下解放了擁有500萬人口的土地。我們也記得蘇聯士兵和指揮員在哈桑湖和哈拉哈河與日本的軍事衝突中取得的無與倫比的成果。1939年夏天,我們傳奇統帥格奧爾吉·朱可夫在蒙古草原贏得了他的第一次輝煌勝利,這實際上拉開了未來擊潰柏林-東京-羅馬軸心國的序幕。而在1945年,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的戰略進攻行動為解放該地區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徹底改變了遠東局勢,並最終使軍國主義日本的投降成為必然。

  當然,俄羅斯永遠不會忘記,正是中國的英勇抵抗,成為阻止日本在1941年至1942年進攻蘇聯、對我們背後捅刀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那幾年是我們十分艱難的時期。這使得蘇聯紅軍得以集中力量打敗納粹德國、解放歐洲。兩國之間的密切協作也成為反希特勒聯盟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助於中國成為一個強國,也推動圍繞戰後世界秩序問題進行建設性討論,並促進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開展。

  永遠緬懷那些展現出真正愛國主義和英勇氣概、經受住一切考驗、戰勝強大且殘酷敵人的同胞,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對所有老戰士深表敬意,向那些為了子孫後代的自由和我們國家的獨立而英勇犧牲的人們致以深深的敬意。我們感謝中方精心保存了在為中國解放的戰鬥中獻出生命的蘇聯紅軍戰士紀念設施。

  這種對歷史真誠負責的態度與某些歐洲國家的情況截然不同。在那些國家,蘇聯解放戰士的紀念碑和墓地被野蠻褻瀆和摧毀,一些“令人不快”的歷史事實被篡改。

  我們看到,在一些西方國家,二戰成果正在被篡改,紐倫堡法庭和東京法庭的判決被公然無視。這種危險趨勢源於不願憶起當代西方精英的先輩們對發動世界大戰所承擔的直接過失,妄圖抹去其自身歷史上可恥的一頁,並意圖鼓動復仇主義和新納粹主義。歷史真相正在被歪曲和掩蓋,以迎合政治局勢。以虛構的所謂俄羅斯和中國威脅為藉口,日本軍國主義正在復活,而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絲毫不為任何歷史相似之處而感到羞愧,反而為歐洲大陸重新軍事化制定路線。

  俄羅斯和中國堅決譴責任何歪曲二戰歷史、美化納粹分子、軍國主義者及其仆從、復仇者和劊子手、抹黑解放者戰士的企圖。已載入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文書中的戰爭成果不可動搖,任何篡改都不可接受。這是我們與中國朋友共同的堅定立場。

  蘇中兩國人民共同抗擊德國納粹主義和日本軍國主義的經歷對我們具有永恒的價值。我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具有重大和深刻的象徵意義。在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以及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兩國簽署了關於進一步深化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這份文件闡述了我們兩國對一些國家企圖摧毀人類歷史記憶、以聲名狼藉的“基於規則的秩序”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世界秩序、協作與對話的基本原則的共同立場。

  問:近年來,中俄務實合作在能源、農業、汽車、基礎設施等各領域取得積極成果並不斷實現新突破,雙邊貿易額創新高。您如何評價當前中俄務實合作現狀?您對進一步繼續推動中俄高質量互利合作有何設想?

  答:俄中經濟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自2021年以來,貿易額增長約1000億美元。在雙邊貿易規模上,中國無疑是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在中國的貿易夥伴國中,俄羅斯去年位列第五。需要強調的是,貿易額數字以美元等價計算,但兩國間的結算幾乎已完全轉向本幣,美元和歐元的份額已降至統計誤差水平。

  俄羅斯在向中國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方面穩居前列。自2019年“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投運以來,“藍色燃料”累計輸送量已超1000億立方米。我們計劃於2027年投運另一條天然氣管道,即所謂“遠東幹線”。在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上,雙方也在開展有效合作。

  我們繼續努力降低相互貿易壁壘。近年來已實現俄羅斯對華豬肉和牛肉出口。總體而言,食品及農産品已成為俄羅斯對華出口的主要貨物品類之一。

  雙邊投資規模擴大。去年雙方簽署了新版《俄中投資合作規劃綱要》。今年簽署了關於促進和相互保護投資的協定。重點領域大型合作項目正在落實。

  我們兩國在工業領域開展緊密合作。俄羅斯是中國汽車向全球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與此同時,在俄羅斯實現本地化生産的不僅有中國汽車,還有家用電器。雙方正共同建設高科技生産設施及基礎設施項目,在建築材料産業領域也制定了宏大的合作計劃。

  總之,我們兩國間的經濟合作、貿易往來和産業協作正在多個領域推進。在我即將進行的訪問期間,雙方將就互利合作的新前景和新舉措進行深入探討,以造福俄中兩國人民。

  問:今年是“中俄文化年”的收官之年。“中俄文化年”期間,兩國在教育、電影、戲劇、旅游、體育等領域廣泛合作。您如何評價中俄兩國人文交流合作成果?您對中俄未來持續推動民心相通有何展望?

  答:雙邊人文交流合作廣泛開展為推動兩國友好關係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和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活動(2006-2007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自2009年起,兩國又舉辦了“語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體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體育交流年”“科技創新年”等系列活動,均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當前,俄中文化交流持續蓬勃發展。雙方正穩步落實《2030年前俄中人文合作路線圖》,其中包含100多個大型項目。

  我願特別指出,“俄中文化年”活動於2024-2025年成功舉辦。“文化年”的啟動是為了慶祝俄中建交75周年。豐富多彩的活動安排在俄中兩國均引起最熱烈的社會反響。

  我還要補充的是,俄方提議於今年9月20日舉辦“國際歌唱大賽”。中方夥伴對該項目表現出興趣,我們為此感到高興。

  兩國在教育和科學領域的合作擁有廣闊前景。當前,雙方學術交流與高校間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如今,在俄羅斯留學的中國學生超過5.1萬人,在中國的俄羅斯學生有2.1萬人。順便説一句,今年5月,我與習近平主席達成共識,決定2026-2027年在我們兩國互辦“教育年”活動。

  科技創新領域合作不斷擴大,包括在基礎研究和“大科學”項目方面。莫斯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共同牽頭建設俄中基礎科學研究院。我們支持圍繞重點高科技領域建設現代化實驗室與先進研究中心,以捍衛俄羅斯與中國的技術主權。

  俄中兩國在電影製作領域的合作正在積極推進。今年2月,合拍影片《紅絲綢》已在俄羅斯上映,預計該片不久後與中國觀眾見面。5月,雙方在莫斯科簽署了電影製作領域的行動計劃。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涌現很多優秀的俄中合拍電影,這些作品將向兩國人民傳遞正確的道德取向和傳統精神價值觀,講述重大歷史事件的真相。為此,我們啟動了一個新項目——“開放歐亞電影獎”。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電影&&,其中不存在任何偏見或政治操弄。

  我還要談談旅游業這一重要領域。該領域的數據令人鼓舞:2024年雙向旅游客流增長了1.5倍,達到280萬人次。

  體育領域合作成效顯著。我們感謝中方合作夥伴積極參與俄羅斯主辦的多項國際體育賽事,包括創新性的“未來運動會”、金磚國家運動會等。中國體育代表團是這些賽事中規模最大的代表團之一。我們認為,體育應最大限度避免政治化。

  我們對青年工作給予特別關注。我們高度評價俄羅斯與中國主流媒體的協同合作。兩國檔案部門之間的合作也在有效推進,旨在維護歷史真相。

  可喜的是,雙邊人文合作正在不斷深化拓展。這無疑是兩國關係中具有戰略意義的方向,有利於為俄中睦鄰友好、相互理解構建廣泛的社會基礎。

  問:上海合作組織是中俄共同參與創建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對維護亞歐大陸和平、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上海合作組織2024-2025年輪值主席國。不久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天津舉行。您如何看待過去二十多年來,上合組織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推動共同發展和繁榮方面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各成員國應在哪些方面加強交流合作?

  答: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體現了俄羅斯、中國和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致力於加強互信與睦鄰友好、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共同願望。

  過去幾年來,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了堅實的條約法律基礎,完善了促進政治、安全、貿易、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有效合作的機制。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白俄羅斯加入了該組織,對話夥伴和觀察員國也積極參與聯合活動,這些國家代表了歐亞大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多樣性。

  上海合作組織如此有吸引力的秘密很簡單——堅持創立初衷、歡迎平等合作、不針對第三國、尊重國家特色和民族特質。

  基於這些價值觀,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參與構建更加公正的多極世界秩序,這一秩序以國際法為基礎,發揮聯合國中心協調作用。在歐亞大陸形成平等、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包括通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密切合作,是對實現這一全球目標作出的重大貢獻。該架構的社會經濟基礎是“大歐亞夥伴關係”,旨在推進各國發展戰略與區域一體化倡議對接,加強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獨立國家聯合體、東南亞國家聯盟和其他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

  我相信,天津峰會將成為上合組織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們支持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提出的優先事項,進一步強化上合組織內部團結,深化全方位合作,提升其在國際舞&上的作用。我們特別關注中方作為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正在進行的工作與俄羅斯擔任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採取的實際措施的同步推進。

  我期待各國共同努力,為上海合作組織及其現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問: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中方願同俄方密切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的相互支持,維護好兩國發展和安全利益,團結全球南方,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您如何評價中俄兩國在上述多邊機制下的合作?在氣候變化、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安全架構改革等新興領域,您認為中俄兩國在哪些方面可以引領全球治理新方向?

  答:俄羅斯與中國在多邊框架下的合作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也是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因素。雙方就關鍵國際議題交換意見一再證明,俄中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在原則性問題上有相似觀點。我們在推動以“全球多數”為支柱的公正多極化世界秩序方面有共同的目標。

  俄中戰略協調發揮着壓艙石作用。作為歐亞大陸的兩個大國,我們不能忽視當前的挑戰與威脅——不管是在歐亞大陸,還是整個世界。這一主題始終存在於雙邊政治對話之中。俄羅斯關於在歐亞大陸構建平等且不可分割的統一安全空間的概念性提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相呼應。

  俄中在聯合國&&的協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全符合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精神。兩國特別重視在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小組中的工作,該小組是團結全球南方的重要工具。其重要工作成果之一是聯合國大會2024年12月4日通過的“剷除殖民主義的各種表現形式”決議。

  俄羅斯和中國支持改革聯合國,使其充分恢復權威,符合當代現實。比如,我們主張通過吸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為成員,使聯合國安理會變得更加民主。同時,任何改革都應經過仔細斟酌。

  俄中緊密合作為二十國集團和亞太經合組織等主要經濟&&的工作帶來了積極變化。我們在二十國集團框架下與志同道合的夥伴,首先是金磚國家成員,把議程重點放在討論“全球多數”關切的話題上,非洲聯盟加入加強了二十國集團,鞏固了這一機制與金磚國家的&&。

  今年,二十國集團由我們的南非朋友領導。我們期待在其任期結束時確認全球南方取得的成果,並將其作為國際關係民主化的起點。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中國在2026年擔任東道主將為俄中關係注入新動力。

  在金磚國家框架內,我們與中國積極合作,以增強該聯合體作為國際架構核心機制之一的影響力。我們共同推進了旨在擴大成員經濟發展機會的倡議,包括在關鍵領域建立共同的夥伴關係&&。我們尤其重視為實施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吸引更多資金。我們共同主張進一步提升金磚國家在解決國際地區熱點問題中的作用,展現出對區域和全球安全形勢的共同認知。我們結成“統一戰線”反對世界貿易中的歧視性制裁,這些制裁阻礙了金磚國家成員國和整個世界的社會經濟發展。

  我們和中國朋友共同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改革。我們一致認為,新的金融體系應建立在開放和真正公平的原則之上,確保所有國家無一例外地平等、無歧視地利用其工具,反映成員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實際地位。重要的是,要避免將金融領域用於與“全球多數”根本利益相悖的新殖民主義目的。相反,我們要為造福全人類而前進。我相信,俄羅斯和中國將繼續攜手,為實現這一崇高目標而努力,為我們偉大民族的繁榮昌盛而共同奮鬥。

【糾錯】 【責任編輯:馬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