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堅持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8月29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堅持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關情況。
馬朝旭説,習近平主席站在歷史的高度,着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大黨大國領袖的寬廣戰略視野、卓越政治智慧和深厚世界情懷,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大勢和演變規律,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回答了“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在歷史轉折關頭為世界和平發展指明了方向,為人類共同進步凝聚了強大共識。
馬朝旭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國際關係確立新思路,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智慧,為國際交往開創新格局,為美好世界描繪新願景。它超越了集團政治的“小圈子”規則,超越了實力至上的霸道邏輯,超越了少數西方國家自詡的“普世價值”,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馬朝旭説,在各方攜手努力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從中國倡議擴大為國際共識,從美好願景轉化為豐富實踐,從理念主張發展為科學體系,實現了從雙邊到多邊、從區域到全球、從發展到安全、從合作到治理的歷史跨越,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豐碩成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連續8年寫入聯大決議、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宣言,8次寫入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宣言,其核心要義被納入聯合國《未來契約》,成為當今世界具有重大標識意義的國際公共産品。
在回答元首外交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指引作用的提問時,馬朝旭説,元首外交是中國外交的最高形式,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發揮着決定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親自擘畫,親力親為,親自開展亮點紛呈、高潮迭起的元首外交,共出訪55次,往訪72國,足跡遍佈五大洲,接待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外國元首230多人次。
8月29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記者招待會,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堅持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談及如何看待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時,馬朝旭&&,近年來一系列重大危機挑戰一再警示我們,聯合國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聯合國的地位必須維護、不能取代。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高度契合。中國帶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加強聯合國作用,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關於中國將如何繼續維護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進程,馬朝旭説,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穩步推進“雙碳”目標,建立了“1+N”政策體系,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産業鏈。我們將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錨定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多邊治理共同應對氣候危機。
在回答台灣問題時,馬朝旭説,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中國外交的神聖使命。當前,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更加鞏固,中國人民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爭取完成國家統一的正義事業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支持。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少數外部勢力妄圖搞“以&制華”,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大勢不可阻擋。
對於大國關係,馬朝旭&&,習近平主席指出,大國關係事關全球戰略穩定,大國肩上都承擔着特殊責任。中國積極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格局。中俄關係是動蕩變革的當今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富戰略內涵的一組大國關係。雙方將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捍衛二戰勝利成果,推進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兩次通話、多次通信,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把舵定向。我們願同美方相向而行,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保持溝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繼續探尋新時期兩國正確相處之道。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中方願與歐方深化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鞏固夥伴定位,擴大相互開放,妥處摩擦分歧,努力推動中歐關係向前發展。
在就周邊外交、全球南方等答問時,馬朝旭説,中國始終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始終致力於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當前,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邁上新的&階。中方將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持續深化同全球南方國家戰略互信和務實合作,支持全球南方國家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路人、好夥伴。
馬朝旭還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