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特稿丨以鄰為伴,以“合”同行——習近平推動上合睦鄰友好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賀飛
8月31日,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將拉開帷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峰會。
多年來,中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的各國外長和常設機構負責人。他説:“中方始終把上海合作組織作為周邊外交優先事項,致力於把上海合作組織做實做強,維護好地區安全和穩定,促進成員國發展繁榮,打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7月15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的各國外長和常設機構負責人。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攝
在即將開幕的天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將和與會的各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負責人共商區域合作大計,為實現地區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動力。
深化睦鄰友好的夥伴關係
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三次出訪海外,其中兩次出訪的目的地——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都是上合組織成員國。
今年6月,他飛赴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同與會領導人共敘友誼,共謀安全與合作。
習近平主席乘坐的專機抵達納扎爾巴耶夫國際機場時,他的老朋友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率領高級官員熱情迎接。這是習近平主席自2013年以來第6次到訪哈薩克斯坦。
當地時間6月16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阿斯塔納,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習近平抵達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國際機場時,托卡耶夫總統率高級官員熱情迎接。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的主旨發言中,習近平主席再次引用“親望親好、鄰望鄰好”這句中國古諺,提出中國與中亞國家應當堅守彼此信賴、相互支持的團結初心。
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幾十年來,發展與周邊國家更緊密的夥伴關係一直是中國外交全局的首要方向。習近平主席十分重視維護中國和平安寧的周邊和地區環境。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今年4月,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
多年來,睦鄰友好也是習近平主席在上合框架內持續關注並不斷推動的重要議題。2013年9月,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習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他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切實落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習近平主席把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這份條約稱作上合組織的“思想基石和行動指南”。
此後幾年間,中方倡議制定了《〈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2018-2022年)》,並在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推動該實施綱要獲得批准。2022年,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又批准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23年至2027年的實施綱要。
自成立以來,上合組織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奉行以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為原則的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將上合組織形容為一個“大家庭”。多年來,中國不斷深化與其他上合組織國家的關係。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已發展成為世界上覆蓋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性國際組織,擁有10個成員國、2個觀察員國和14個對話夥伴。
習近平主席同上合組織國家領導人保持着密切溝通。自202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已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在不同場合舉行了幾十次會晤。這些高層交往不僅加強了上合組織內部協調合作,也增進了領導人之間的友好關係。
白俄羅斯在去年的阿斯塔納峰會上正式成為上合組織第10個成員國。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盧卡申科對習近平主席説,每一次訪問中國都真切感受到中方的深情厚誼。
“親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習近平主席常這樣説。
6月4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中南海會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建設和平安寧的共同家園
伊希姆河畔,獨立宮的藍色玻璃外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去年7月,上合組織阿斯塔納峰會在這裡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首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發表講話,呼籲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組織家園,並將“建設和平安寧的共同家園”列為五大優先事項之一。
上合組織誕生之時,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這“三股勢力”對周邊地區構成嚴峻的安全威脅。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合組織始終把維護地區安全作為合作的重要方向。
“安全是國家發展的前提,平安是人民幸福的生命線。”習近平主席在去年的“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指出。
多年來,習近平主席持續推進完善安全合作機制手段,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築牢安全防線。2014年,在上合組織杜尚別峰會上,他提出商簽《上合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的建議。上合成員國在2017年的阿斯塔納峰會上簽署了該條約。
2021年9月20日,在俄羅斯奧倫堡州東古茲靶場舉行的“和平使命-2021”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反恐軍事演習開幕式上,中方參演部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 攝
習近平主席支持上合組織打擊販毒、有組織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這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禁毒為例,上合組織定期組織禁毒行動。今年8月,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展了“蛛網”國際禁毒行動,由中國擔任指揮部主席。行動繳獲近10噸毒品,查明1151起毒品犯罪案件。
烏茲別克斯坦世界經濟與外交大學高級國際研究所專家阿扎馬特·謝伊托夫説:“對於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加強中亞地區安全,中國無疑發揮着重要的引領作用。中國的倡議有助於維護地區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減少安全威脅。”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5月,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
當地時間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慶典。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習近平主席指出,戰爭的慘痛教訓不容忘記。2015年,時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習近平主席來到俄羅斯出席上合組織烏法峰會。他在會上指出,“本組織成員國都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血與火的考驗,為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與會領導人在會後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的聲明》,發出了謀求持久和平、發展與進步的一致聲音。
“家門口太平,我們才能安心、踏實辦好自己的事情。”習近平主席曾這樣説。
共享繁榮發展的豐碩果實
去年7月,中國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習近平主席&&,中方建議將2025年確定為“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年”。
近年來,習近平主席致力於通過一系列倡議和合作項目推動“上合大家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他看來,“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
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宣布中方願在陜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一年後,這個示範基地在陜西楊凌正式揭牌。
如今,這一基地已成為貿易、人才培訓和技術交流的重要&&,為上合組織國家和相關發展中國家累計培訓了2000余名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有力促進這些國家的減貧事業。
今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與會代表&&,這封賀信彰顯了中國攜手各方消除貧困、共建更美好世界的決心。
5月20日,上海合作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在陜西西安開幕。5月19日,與會人員在陜西楊凌示範區進行實地考察等活動。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習近平主席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發展戰略對接。2024年底正式啟動的中吉烏鐵路項目就是上合成員國之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又一例證。
近年來,上合組織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愈加緊密。2024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夥伴貿易額達8900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中吉烏鐵路建成後,有望成為連接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戰略通道,進一步釋放地區經貿合作潛力。
8月27日,一列貨運列車駛入位於上合示範區內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多式聯運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裏克·科爾茹姆巴耶夫説:“中國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不只是提出理念,而是有可持續、多層面、基於相互尊重的具體發展藍圖。”
科爾茹姆巴耶夫説,習近平主席推動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將促進上合組織國家之間更加緊密合作。“在世界動蕩加劇、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大背景下,強化周邊關係將為推動地區繁榮發展、建設更加公平正義的世界開闢新前景,上合組織無疑是其中的先鋒力量。”(參與記者:趙宇、茍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