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下·英國|工黨執政將滿一周年 英國財相為何淚灑議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3 20:54:05
來源:新華網

觀天下·英國|工黨執政將滿一周年 英國財相為何淚灑議會

字體:

  新華社倫敦7月3日電(記者鄭博非)英國議會下議院2日如期舉行首相質詢,一幕意外插曲引發廣泛關注:財政大臣蕾切爾·裏夫斯在答辯過程中情緒失控,面對直播鏡頭當場落淚。

  這一場景被播出後,英鎊兌美元匯率隨即下跌0.9%,英國國債收益率上揚,成為工黨執政一周年前夕的一個戲劇性注腳。

  2024年10月30日,在英國首都倫敦,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裏夫斯離開辦公室,準備前往議會公布秋季預算案。 新華社發

  “力不從心”

  儘管工黨堅稱財相落淚“出於個人原因”,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也在當晚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對裏夫斯工作成績的高度肯定,但外界很難忽視前一日剛剛上演的一場黨內分裂風波——圍繞福利改革法案的爭議在議會內引發激烈對抗。

  最終政府讓步,撤回引起爭吵的關鍵條款,儘管法案得以勉強通過,卻也留下了約50億英鎊(約合68億美元)的財政缺口未獲解決,讓本就捉襟見肘的政府更加難以為繼。

  在許多人看來,裏夫斯的淚水映照的是工黨執政一年以來在多重內外壓力下的力不從心。《金融時報》政治編輯羅伯特·施裏姆斯利2日撰文稱:“這原本應是工黨慶祝執政一周年的時刻,卻演變成一次自我混亂的展示。這場混亂不僅削弱了首相與財相的威信,也讓一項原本以節支為目標的福利改革最終淪為沒有任何節省效果的空殼政策。”

  2月25日,英國首相斯塔默在位於倫敦的議會下院發表聲明後出席新聞發布會。斯塔默25日宣布,到2027年,英國將把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提升至2.5%。新華社發(英國首相府供圖)

  “首戰失利”

  自2024年7月初組成政府以來,工黨將執政目標定位於“修複國家根基”,解決保守黨政府遺留的諸多問題。在財政政策上,工黨兌現了不提高個人稅、增值稅和國民保險的承諾。2024年秋季預算通過提高資本利得稅、堵塞稅務漏洞、對私立學校學費加徵增值稅、上調銀行附加稅等手段增加了約400億英鎊(546億美元)財政收入,重點投入國民保健制度、國防開支和基礎設施建設。

  然而,這些措施似乎未能有效轉化為公眾的支持。輿觀調查公司的最新民調顯示,43%的調查對象認為工黨執政後“毫無建樹”,僅有21%認為“生活有所改善”。更令人擔憂的是,工黨在部分民調中已被新興右翼政黨英國改革黨超越,後者吸引了大量中間選民支持。甚至有民調預測,若立即舉行大選,改革黨黨首奈傑爾·法拉奇可能成為首相。

  在執政初期,工黨政府就因試圖縮減老年人冬季採暖補貼而引發爭議。這項福利每年為領取養老金人群提供200至300英鎊(273至410美元)補貼,工黨在去年秋季預算中提出對該補貼作差異化調整,取消對高收入者的發放,但被指責“向老年人開刀”。輿論壓力下,政府很快撤回該政策,卻給公眾留下決策草率、缺乏同理心的印象。

  英國政府研究所評論指出,這一舉措“明顯失策”,“讓新政府在公眾面前首戰失利”。

  2024年12月8日,人們行走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橋上。新華社記者李穎攝

  財政“緊繃”

  工黨執政時英國經濟正經歷部分復蘇:得益於全球能源價格趨穩及央行緊縮貨幣政策,通脹率已由2024年初近10%的峰值回落至2025年中期的3.4%,GDP一季度同比增長0.7%。然而,這一增長速度離政府實現“七國集團中增長最快國家”目標仍相差甚遠,只能依賴更高稅收或提高債務比例來實現擴大公共支出的目標。

  除此之外,裏夫斯堅持實行“鐵一般”的財政規則,即公共債務佔GDP比例必須持續下降,經常性預算三年內實現收支平衡。為此,她刻意壓縮預算彈性,使得財政安排幾無“緩衝空間”。

  英國政府研究所分析,這種緊繃的財政模式導致每遇新變數,政府只能立刻“微調”或削減現有支出。福利改革的回撤留下的預算漏洞,使政府不得不尋求通過其他稅種彌補,形成應對乏力的惡性循環。

  5月1日,在英國普雷斯頓,一名女子走向一家投票站。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左右”徘徊

  英國內政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31日共有1194名非法移民乘小船從法國橫渡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創下今年以來單日最高紀錄。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説,英國過去5年“已失去對邊境的控制”。

  斯塔默在5月的演講中警告,如果不加強管控,英國可能淪為一座全是“陌生人的島嶼”。批評者指責斯塔默迎合排外情緒,發表種族主義言論,斯塔默不得不&&自己 “深深後悔”。不過,工黨政府在同月公布移民政策改革方案,擬通過延長申請永居的最低居住年限、提高簽證門檻、關閉部分工作簽證渠道等方式削減移民數量。

  工黨是左翼政黨,傳統上對移民問題採取相對寬鬆立場。但斯塔默在移民、治安等議題上的表態卻不斷向右翼立場靠攏,以爭取受英國改革黨影響的保守選民。但與此同時,工黨政府還要穩住左翼選民基本盤,不得不頻繁使用“平衡術”。

  在當前的民意走向與政治風潮下,工黨政府可能還將面臨更多艱難時刻。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