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國際茶日,一片樹葉寫傳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1 20:02:11
來源:新華社

新華鮮報丨國際茶日,一片樹葉寫傳奇!

字體:

  茶,神奇的“東方樹葉”,全球三大飲品之一。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

  5月21日是國際茶日。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茶園面積穩定在5000萬畝左右,2024年茶葉産量達到370多萬噸。

  2025年3月25日,茶農在杭州西湖龍井茶園裏採摘明前茶嫩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龍巍攝)

  從“人在草木間”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煙火氣,再到“客人來了泡杯好茶”的好客知禮……融入華夏文明基因的茶,與國人已相伴千年。

  一杯好茶,不僅給人帶來生活的美好享受,還承載着經濟、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價值。讓我們一起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4月26日,在重慶市綦江區石角鎮新農村,採茶姑娘在茶園內採摘鮮茶葉。新華社發(李曉果 攝)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初夏時節,河南信陽浉河區浉河港鎮。文新茶村入口處,車輛一早就排起長龍。

  在萬畝茶海拍照打卡、品嘗信陽毛尖冰激凌、體驗非遺炒茶技藝……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這家相當於140個足球場面積的國家4A級茶主題景區,吸引了超過16萬人次游客。

  文新茶村由河南信陽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打造。圍繞信陽毛尖這塊“金字招牌”,公司成為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研發、旅游為一體的農業産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越來越多當地人吃上“茶葉飯”。僅文新茶村,就帶動周邊10多個村、4000余農戶、2萬多人受益,茶農戶年均增收超過3萬元。

  近日在河南信陽浉河區,茶農在茶園中勞作。 新華社記者 古一平 攝

  廣東英德構建服務英德紅茶全産業鏈的標準化示範體系,2025年英德紅茶綜合産值有望突破100億元;浙江安吉黃杜村通過種植白茶致富後,捐出的“白葉1號”茶苗在貴州、四川、湖南等地茁壯成長……

  放眼大江南北,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美好畫卷徐徐鋪展。

  ——一杯好茶蘊藏“科技密碼”

  何謂好茶?圍繞一杯好茶,廣大茶葉科技工作者創新不停步:

  育成和推廣“中茶108”“保靖黃金茶1號”“中茶302”等多元化茶樹新品種,打破茶葉産品同質化的局面;

  創新綠茶、紅茶、烏龍茶、茯磚茶、青磚茶、茉莉花茶特徵性香氣、滋味定向調控新技術;

  創新茶葉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研製出特色風味速溶茶、功能性固體飲料等多元化茶葉新産品,滿足年輕群體消費需求;

  研發田間作業管理與採摘裝備、茶葉在製品在線檢測等技術與裝備,名優茶機械化加工率達到90%以上,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節約生産成本……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王新超告訴記者,茶葉科技將從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強化茶葉高效綠色安全生産技術研發,開發多元化、便捷化茶産品等方面發力,更好賦能茶産業發展。

  ——一縷茶香傳承中國文化

  行走在祖國各地,處處能感受到一縷茶香裏的深厚文化底蘊:

  雲南景邁山大平掌古茶林一景(無人機照片,2023年9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作為茶類遺産,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武夷岩茶、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碧螺春、安吉白茶、恩施玉露、鐵觀音、富春茶點等製作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

  一縷茶香,也沿着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飄”向世界。如今,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産茶,超過20億人飲茶。世界三大飲品之一的茶,逐漸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文化符號。

  在這個屬於茶的節日裏,一起品茶吧!

  策劃:陳芳

  記者:古一平、胡璐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