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前線中的生命守望——直擊剛果(金)戰地醫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8 23:19:35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前線中的生命守望——直擊剛果(金)戰地醫院

字體:

  新華社剛果(金)戈馬5月18日電 記者手記|前線中的生命守望——直擊剛果(金)戰地醫院

  新華社記者史彧 鄭揚子

  戰火在剛果(金)東部戈馬市蔓延。戰亂驅散了無數家庭,而一所醫院卻始終運轉,成為陰霾裏的生命燈塔。

  恩多紹醫院是戈馬目前唯一仍能接收衝突受傷人員的醫療機構。儘管處在反政府武裝組織“M23運動”控制區,但醫院裏的醫護人員和人道救援工作者仍堅守崗位,在不時響起的槍聲與爆炸余震中,用心守護每一個生命。

  2025年1月,“M23運動”與政府軍在北基伍省爆發激烈衝突。短短數日,反政府武裝人員推進至戈馬城郊,最終攻入城區,宣布取得控制權。這個人口超過200萬的戰略重鎮迅速陷入恐慌與混亂。

  據剛果(金)政府公布的數據,此輪衝突迄今已造成至少8500人死亡。人道組織報告顯示,當地多個流離失所者營地遭襲,醫療系統不堪重負,救援物資在戰火中嚴重損毀。然而,恩多紹醫院沒有關閉。

  “無論是平民還是作戰人員,受傷後只能來這裡。我們的職責就是盡全力搶救他們。”醫院嚮導兼心理醫師卡平加·麗塔對記者説。

  這所醫院原設床位僅80張。在2025年1月戰事最緊張時,醫院一度同時接收超過700名患者。“那時候我們臨時擴容至150張床位,但傷員仍被不斷送來。病患被安置在醫院走廊、院落,甚至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內接受治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工作人員穆罕默德·杜爾回憶道。

  杜爾來自馬裏,能説一口流利的中文。他2012年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後,選擇到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工作。如今,他即將赴也門工作。在他看來,在剛果(金)東部的經歷將成為職業生涯中難以忘懷的一段,因為“這裡是人道挑戰最嚴峻的地區之一”。

  被送進醫院的傷者多因炮彈碎片、槍傷或爆炸造成嚴重創傷。“不少人需要動兩三次手術。”外科醫生阿卜杜·西迪貝·拉赫曼説。

  麗塔告訴記者,一名男童在戰火中不幸被流彈擊中,子彈從頭部貫穿至背部,傷勢極為嚴重。送到醫院時,孩子已昏迷。醫護人員不眠不休,實施了9次手術,才將他從死亡線上艱難拉回。

  “我們一度以為他活不下來了。”麗塔説,“在這場令人絕望的戰爭中,我們親眼見證了一個生命奇蹟。”

  在高強度運轉下,醫院不得不應對日益緊張的藥品與物資供應,以及暴力事件。2025年1月底,醫院物資倉庫遭洗劫。停電斷水、藥品匱乏、消毒物資告急。“我們失去了許多關鍵醫療儲備。”杜爾説,“但面對接連被送來的傷者和患者,我們別無選擇。”

  在創傷科病區,每一名傷者身體都留下了戰爭的痕跡,也承載着無法抹去的傷痛。阿馬尼·熱羅姆腹部中彈。他説:“他們闖進我們家時,我的妻子和7個孩子都在,我妻子和4個孩子都沒能活下來。”

  隔壁病房中,肩部中彈、左臂被截肢的梅拉妮·魯班迪卡低聲講述:“他們破門而入,朝我連開數槍,還用刀砍我。如今,夜間街頭充斥着手持武器的年輕人,暴力無處不在。我只想要和平。”

  戈馬陷落後,入室盜竊、持械搶劫事件頻發,連醫護人員也成為被襲目標。“前幾天,有人闖入一個同事家中,這讓大家都感到非常不安。”麗塔説。

  近一段時間,醫院接收的傷者數量有所減少,但“每天仍有5例以上因槍擊導致的重傷者需要手術。”拉赫曼説,“許多人因傷口感染嚴重,必須多次手術。”

  在康復區,心理援助團隊也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心理創傷更難療愈。很多病患一度對生活失去希望。”臨床心理師格拉絲·穆伊薩説。

  有的孩子在目睹家人遇襲後長時間沉默寡言,有的婦女因失去親人和家園陷入重度抑鬱。穆伊薩和同事每天要為幾十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他們通過傾聽、繪畫、集體活動等方式,幫助這些經歷過極端事件的人重新與現實建立連接。“每當有患者開口説出‘我想活下去’,我們就知道,這場‘戰鬥’值了。”

  醫院之外,人道援助空間正在不斷收縮。在北基伍省的馬西西等武裝割據地區,交通受限,安全形勢再度惡化。

  恩多紹醫院的醫護人員選擇繼續堅守。“經歷過這一切,我相信沒有什麼能再讓我畏懼。”穆伊薩堅定地説。

  疲憊不堪,日復一日。信念成為他們的鎧甲。“有時候,我也會崩潰。”麗塔説,“但每當穿上這身制服,我就必須抬起頭,因為我知道——有人正等着我。”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