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非洲50國駐華外交官走進湖南:中非合作會越來越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16 21:33:18
來源:新華網

新華鮮報丨非洲50國駐華外交官走進湖南:中非合作會越來越好!

字體:

  新華社長沙5月16日電 題:非洲50國駐華外交官走進湖南:中非合作會越來越好!

  新華社記者曹嘉玥、王騰

  在湖南長沙,盧旺達的幹辣椒、馬達加斯加的羊肉等,上了中國消費者的餐桌;在肯尼亞,漁民捕撈上來的鳀魚經過湖南企業的加工,變成美味的海鮮零食……

  湖南,這個與非洲相隔萬里的中國中部內陸省份,5月13日至15日,迎來來自喀麥隆、埃及、贊比亞、肯尼亞等50國的駐華大使和高級外交官以及非洲聯盟駐華代表處代表。他們從湘非合作中探索更深、更廣的中非合作新機遇。

  5月14日,非洲駐華使節代表團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在位於韶山的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一張攝於1959年的照片讓安哥拉駐華大使艾倫久久駐足。照片中的毛主席面帶笑容,亞非拉各國的青年朋友們緊密環繞在他身邊。

  拍下這張照片傳給使館同事,艾倫對記者説,“中國和非洲,是夥伴,更是兄弟”。

  在喀麥隆駐華大使馬丁·姆巴納看來,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同當時的非洲政治家為中非友好關係奠定了基礎。幾十年來,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發展,在國際舞&上堅定相互支持、共同發聲。

  從半個多世紀前中國“勒緊褲腰帶”援建坦讚鐵路,到50多個非洲國家以及非盟委員會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非合作給人民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成果和實惠。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我們的友誼和團結從未改變。”岡比亞駐華大使馬薩內·紐庫·康蒂深有感觸。此行中,他關注的重點之一是中國的雜交水稻。

  去年,有位岡比亞農民專門把他種的大米送到湖南,向已逝的袁隆平院士表達敬意。

  來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康蒂説,岡比亞擁有大面積可耕種土地,農業發展潛力巨大,中國的雜交水稻能有效幫助岡比亞解決飢餓問題。

  毛裏塔尼亞駐華大使維拉利對植保無人機和自序拋秧機興趣濃厚,現場和相關負責人交換了&&方式。“我們將持續關注中國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創新成果,期待在糧食安全、農業機械化等方面開展更多務實合作。”

  中國已連續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作為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湖南,是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的長期落戶地。6月中旬,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這裡舉行。

  “我們期待同中國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為索馬裏特色産品進入中國市場開闢新路線。”索馬裏駐華大使和丹説。

  “據我所知,已經有將近20家坦桑尼亞企業註冊參會了。”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奧馬爾對記者説,從藍色經濟到綠色新能源,多彩湖南一定會吸引眾多非洲企業來華,實現更好的雙向互動。

  5月15日,非洲駐華使節代表團參觀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15日,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開幕。使節們走進展會,工程機械、應急裝備、農業機械等一應俱全,5G智能鑽機遠程遙控&&、全電動挖掘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化設備讓他們眼前一亮。

  “如果在喀麥隆看到三一重工的設備,你不會感到驚訝。”馬丁·姆巴納説。

  在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參訪時,幾內亞駐華大使科伊塔向身旁的非洲同事介紹了展板上的幾內亞礦山微電網項目。她説,幾內亞的醫療衞生、交通網絡、住房工程等領域亟需能源支撐,期待將中國清潔能源的先進技術經驗同幾內亞人力資源優勢相結合,開創可持續發展的互利共贏新局面。

  5月15日,非洲駐華使節代表團在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第三次訪湘的布基納法索駐華大使畢達伍感嘆:“每次來湖南,我都能看到這裡的新發展。”

  康蒂説,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湖南的科技創新將為中非合作開拓更多領域,為非洲實現現代化提供新機遇。

  “我們的合作會越來越好!”奧馬爾感嘆道。

  幾天行程下來,外交官們的行李中多了許多企業宣傳冊和&&人的名片。在離開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時,布隆迪駐華使館一等參讚曼達熱情地用中文對早就認識的展區工作人員説:“還會再來!”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