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塑料瓶,在博鰲描繪出“零碳場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6 15:38:46
來源:新華網

一個塑料瓶,在博鰲描繪出“零碳場景”

字體:

  新華社博鰲3月26日電(記者羅江、楊鈺晨、王與點)喝完水的塑料瓶,只能扔進垃圾桶嗎?如果你來到位於博鰲亞洲論壇會場的“零碳Bar”,可以先用空瓶子兌換“碳幣”。點上幾款點心,再來杯“低碳咖啡”:選用海南優質咖啡豆,減少長途運輸造成的碳排放;利用陽光自然烘焙,最大程度避免水質污染和電量消耗;選用“零碳牛奶”、海南特色植物基底搭配。

3月25日,圖為位於博鰲亞洲論壇會場的“零碳吧”。新華社記者 羅江攝

  除了食物之外,綠色低碳下午茶展示區還隱藏不少“彩蛋”。“這裡的每處細節都體現了低碳理念。”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零碳工程師羅虎説,咖啡機以園區內的綠電為動力,廣告牌、包裝盒也採用可再生資源製作而成。

3月25日,工作人員在為低碳“咖啡衫”印花。新華社記者 羅江攝

  吃飽喝足繼續探索,一款低碳“咖啡衫”會吸引你駐足。“三杯咖啡的咖啡渣,加上五個塑料瓶,就能做出一件襯衫。”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説,咖啡渣的提取物與塑料瓶的聚酯聚合成咖啡母粒,經過高溫軟化製作成紗線,再紡織成面料。獨特面料做成的襯衫具有速幹、防異味、防護紫外線、不易變形的特點。

3月25日,圖為用廢棄塑料製作的鑰匙扣。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攝

  一個廢棄塑料瓶,在博鰲走上了多元“重生之路”。如果你還有“碳幣”餘額,不妨再去兌換些小禮品。塑料瓶瓶蓋經粉碎、加熱後,能夠塑造成鑰匙扣、行李牌、海洋生物、綠色植物等多種造型,無不傳遞着環保理念。

  近年來,綠色、低碳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高頻詞。它沒有停留在與會嘉賓的倡議和展望中,而是由藍圖變為了實景。除了“可觸可感”的零碳場景,低碳科技遍佈會場,源源不斷供應綠能,悄無聲息實現減排。

  在這裡,主要建築的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外墻安裝光伏百葉,行人不經意走過的光伏地磚也能發電。採用先進的光儲直柔系統儲能,使建築所需能源自給自足。數字孿生&&實時監控能耗,會議散場、嘉賓離席後自動斷電,AI調控空調舒適溫度,累計節能效果顯著。

3月4日,圖為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的光伏屋頂(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攝

  2024年3月,“博鰲近零碳示範區”啟動運行。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築綠色化改造、交通綠色化改造、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物資循環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園林景觀生態化改造、運營智慧化……這裡整合了57項低碳技術,形成“八位一體”降碳布局。

  示範區節能減排成效顯著,近日正式宣告完成從“近零碳”到“零碳”的關鍵跨越。實測數據顯示,示範區建築和基礎設施用能産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基準年(2019年)的1.13萬噸到2024年全面實現零碳。下一步,示範區將努力把創建經驗向廣大熱帶地區推廣應用,為全球“零碳標準”提供“中國答案”。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