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丨美烏會面 分歧難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12 17:02:38
來源:新華網

國際觀察丨美烏會面 分歧難消

字體:

  新華社沙特阿拉伯吉達3月12日電 題:美烏會面 分歧難消

  新華社記者馬曉成 郭雅格

  美國和烏克蘭代表團11日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達舉行會談,雙方宣布在實施臨時停火、恢復情報共享和安全援助等議題上達成共識。歐洲多國領導人對會談結果&&歡迎。但分析人士指出,美烏圍繞礦産協議、安全保障等問題仍存分歧,美歐也因烏克蘭問題裂痕加深,美國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策略能否奏效同樣存在不確定性。

  美烏再會談

  1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美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等與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烏外長瑟比加、烏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等率領的烏方代表團在吉達舉行會談。

  這是2025年3月11日在沙特阿拉伯吉達拍攝的美國和烏克蘭代表團會談現場。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經過約9小時會談,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烏克蘭&&願意接受美國提出的立即實施為期30天臨時停火的建議。美國方面將立即恢復與烏克蘭的情報共享,並恢復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雙方同意各自組成談判團隊並立即開始談判,以實現烏克蘭持久和平,保障烏長期安全。聲明還&&,美烏兩國總統同意盡快達成一項開發烏克蘭關鍵礦産資源的全面協議。

  此次會談是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發生激烈爭執後,美烏舉行的首次官方會談。會談結束後,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烏美吉達會談效果“良好且富有建設性”。

  魯比奧在會談後&&,美烏已經邁出“積極的一步”,希望俄羅斯能作出回應。特朗普當天也向媒體&&,希望俄羅斯也能接受30天停火提議,他要就此事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談談”。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1日對媒體&&,俄方不排除在未來幾天與美國代表進行接觸。

  歐洲想發揮作用

  對於美烏在吉達的會談結果,歐洲多國&&歡迎。但美國新一屆政府對烏克蘭、歐洲立場的轉變,已讓跨大西洋關係暗流洶湧。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吉達傳來的消息&&歡迎,強調歐盟將在和平談判中充分發揮作用。法國總統馬克龍&&,“法國及其合作夥伴仍然致力於實現穩固持久的和平,並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英國首相斯塔默&&,希望盡快實現持久和平,並稱將召集多國領導人討論下一步行動。

  2024年11月27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總部,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馮德萊恩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與此同時,歐洲正在加緊謀求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話語權。11日,包括歐盟或北約成員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的軍隊參謀長在法國巴黎舉行閉門會議,討論如果俄烏停火,如何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美聯社援引法國軍方人士的話説,美國沒有收到參會邀請,歐洲想借此表明,未來俄烏停火後,歐洲有能力在相當程度上保證烏克蘭安全。

  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教授納科·斯特凡諾夫指出,美國從自身利益出發轉變對烏立場,歐洲則謀求在烏克蘭問題中佔有“領導”地位,美歐分歧明顯。斯洛文尼亞內幕新聞網主編伊戈爾·梅基納&&,歐洲主張建立全面的安全框架,而美國推動實現的是臨時停火而非全面和平,這忽視了對歐洲安全的影響,或將進一步加深美歐裂痕。

  各方訴求不易調和

  在美烏達成一定共識的同時,俄烏戰場硝煙繼續瀰漫。剛剛過去的周末,俄軍從多個方向在庫爾斯克州發起大規模進攻。吉達會談開始前,俄國防部稱,俄防空部隊擊落337架烏克蘭無人機。據塔斯社報道,這是今年以來俄羅斯遭遇的最大規模無人機襲擊。

  分析人士認為,俄烏戰場硝煙難平,加之美烏俄歐四方訴求難以調和,烏克蘭危機如何且何時解決仍存在不確定性。

  這是2025年3月11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州南部薩普羅諾沃拍攝的受損住宅樓。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有媒體分析説,烏克蘭同意美方提出的臨時停火是“屈服於美國壓力”。對此,烏克蘭分析與戰略中心主任伊戈爾·恰連科指出,烏方在對美方意願做出回應的同時,又要清晰劃出國家利益“紅線”,給未來談判增加了難度。烏克蘭政治學家弗拉基米爾·費先科説,接下來,烏方需要在滿足美方要求和維護國家利益間尋找平衡。

  美國《紐約時報》刊文指出,美烏聯合聲明未包含實施停火的具體方案,也未提及在臨時停火生效前為烏克蘭提供任何安全保障。克羅地亞政治分析家馬克·齊戈伊&&,未來由誰負責監督和確保停火協議付諸實施仍是問題,這給俄烏和平前景再添不確定性。

  最近,包括美國副總統萬斯等多名美國官員提出,如果俄羅斯“抵制達成協定”,就有可能擴大對俄制裁範圍,甚至可能動用“軍事施壓手段”。有分析説,美國可能還會要求莫斯科做出其他讓步。

  美國新線研究所高級主管尤金·喬索夫斯基在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撰文説,美國新一屆政府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策略以及處理美國與烏克蘭和整個歐洲關係的方式都帶有交易特點。烏克蘭、俄羅斯和歐洲對美國這種策略的反應,將是塑造烏克蘭乃至整個跨大西洋未來安全格局的關鍵。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