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題:加沙不是政治交易的籌碼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美國希望“接管”並“長期擁有”加沙地帶,還提議將當地巴勒斯坦人遷往別國安置。所謂“重新安置”方案一經提出便遭到強烈譴責,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此舉公然違背國際法,凸顯美國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權益的漠視,將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美國官員聲稱,這是一種“人道主義做法”,理由是加沙如今是“拆遷現場”。這種説法,缺乏對身處苦難中的巴勒斯坦人民最基本的同情。1948年以色列建國,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數十萬巴勒斯坦人被迫逃離家園,這段歷史被巴勒斯坦人稱為 “大災難”,歷史記憶讓他們對離開故土非常警惕、抗拒。對於美國的荒謬提議,加沙老人拉沙德·曼蘇爾説:“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我們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死去,我們拒絕所有讓我們離開、讓我們流離失所的要求。”
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大量民用基礎設施被毀,居民流離失所。可即便如此,停火後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民依然選擇回到家園,在廢墟上重建生活。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觀察員裏亞德·曼蘇爾説,“祖國就是祖國”,巴勒斯坦人民的選擇是返回家園。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説,美國作為以色列最大支持者,在衝突升級後向以提供鉅額軍事援助。美國是巴勒斯坦家園被毀的最大幫兇,如今卻妄圖扮演“安置者”,實在荒謬。
有媒體指出,“接管加沙”的提議是出於滿足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需求,意圖以無中生有的“畫大餅”為誘餌,迫使巴勒斯坦人民在領土問題上作出妥協。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中東項目高級主管威爾·韋克斯勒認為,美國領導人以極端立場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這種霸權策略違背國際道義,遭到集體抵制是可以想見的。
美國領導人的言論迅速引發國際社會尤其是阿拉伯國家的廣泛譴責。約旦、埃及、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紛紛發表聲明,反對以任何形式和理由驅逐或鼓勵將巴勒斯坦人遷離其土地。歐洲多國也明確反對美方言論。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發表聲明説,將巴勒斯坦平民驅逐出加沙地帶“會導致新的苦難和新的仇恨”。
在美國國內,“清空加沙”也遭到抨擊。馬裏蘭州民主黨參議員克裏斯·范·霍倫認為,這是“換了個名字的種族清洗”。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聲明説,這將引發廣泛衝突,給國際法“釘上最後一顆釘子”,摧毀美國“所剩無幾”的國際形象。《紐約時報》則指出,此舉“重新打開了地緣政治的潘多拉魔盒”。
加沙已飽受戰火摧殘,需要的是各國為加沙人道援助和戰後重建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國際社會一致認為,“巴人治巴”是加沙戰後治理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落實“兩國方案”是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本出路。
加沙是200多萬巴勒斯坦人的家園,是巴勒斯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成為弱肉強食的對象,也不能淪為政治交易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