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11月25日電 新聞分析|德國可能重啟核能發電嗎
新華社記者褚怡 李若佳
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期間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德國重啟核能發電是“合乎邏輯且理性的”。德國最大反對黨基督教民主聯盟也呼籲重啟核電,引起多方激辯。
德國去年正式關閉該國最後三座核電站。如今,重啟核電又在德國成為熱議話題。專家認為,德國雖然存在重啟核能的可能性,但由於民意、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阻礙,至少近期難以實現。
這是2022年10月27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拍攝的勃蘭登堡門一角。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搖擺:棄核之路波折不斷
德國國內的核能爭議由來已久。自20世紀60年代德國首座商業核電站投用以來,該國反原子能運動就從未停歇,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更是激發了民眾對核安全的擔憂,也推動了以“環保、和平、反核”為政治原則的德國綠黨的發展。
2002年,因“安全問題”和“高放射性廢物的最終儲存問題”相關考量,德國修訂《原子能法》,決定逐步淘汰核能商業發電。但2010年,德國再次修訂該法,將核能視為過渡到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技術,決定延長核電站使用壽命。
2011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加劇了德國民眾對核事故嚴重後果的恐懼。當年5月,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德國將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成為世界首個徹底放棄核電的發達工業國。
棄核的同時,德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大規模投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默克爾的經濟顧問拉爾斯-亨德里克·羅勒曾對媒體&&,棄核政策“讓德國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但當時“別無選擇”。
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決定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包括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和石油,同時俄羅斯也停止通過“北溪”天然氣管道向德國供應天然氣,德國能源價格飆升。為緩解能源危機,原定2022年年底關閉的最後三座核電站被允許繼續運行至2023年4月才最終退出電網。
這是2022年9月14日在德國盧布明拍攝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相關設施。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博弈:重啟核能成競選議題
今年11月初,德國執政聯盟因在財政預算等方面存在分歧而破裂。隨着德國內部政治分歧升級,各黨派將核政策作為競選的重要籌碼之一。
由反對黨基督教民主聯盟與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近期推出了新的能源政策,呼籲重新評估德國現有核能基礎設施,以確定是否可能“以合理的技術和財務成本”重啟核電站。執政黨之一的綠黨發言人則對媒體&&,相關提案是在美化過時的工業方案,發展可再生能源才是能源安全的關鍵。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李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能源供應問題關乎德國工業化進程,能否找到有效、穩定的能源供應渠道並顯著降低發電成本,應對“能源脫俄”帶來的負面衝擊,對德國執政黨意義重大。
德國總理朔爾茨將於下個月在聯邦議院發起信任投票,如未能通過信任投票,原定明年9月舉行的聯邦議院選舉可能提前至明年2月。民調顯示,如果提前選舉,大約34%的選民將投票支持基督教民主聯盟。
分析人士認為,選舉結果可能對德國核政策産生影響。李超説,如果聯盟黨能在選舉後順利組閣、上&,有可能推動關於核政策的討論,甚至推動政策變革。即使不能馬上重啟核電站,也有可能在研發層面&&一些激勵措施。
2024年7月2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柏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李函林攝
困難:重啟之路阻礙重重
儘管格羅西認為德國重啟核能發電是“合乎邏輯且理性的”,但就目前情況看,重啟之路阻礙重重。
李超認為,雖然德國存在重啟核能的可能性,但真正落地實施還有不少制約因素。“民意對此能否統一尚不確定。”他説,德國民眾“恐核”心理由來已久,主要的反核政黨綠黨的立場又較為堅定,且已擔任執政黨總計十餘年。長期的政黨影響和輿論引導,導致至今仍有不小的“反核”聲音,真正想要逆轉核政策並不容易得到大多數民眾支持。
從經濟層面的實際操作上看,儘管許多發電廠基本部件尚未拆除,重啟核能在原則上存在可行性,但這一舉措代價高昂,對財政困難的德國政府來説負擔巨大。德國能源供應商萊茵集團和意昂集團出於盈利考量,拒絕了重啟退役核電站方案。萊茵集團首席執行官馬庫斯·克雷貝爾對媒體&&,重返核電計劃在經濟上不可行,“我認為一切都結束了,德國沒有回頭路”。
李超&&,重啟核能還存在政治上的爭議。如果逆轉核政策,德國政府勢必背負“政策反復”“出爾反爾”等輿論包袱。此外,目前還很難預料選舉後聯邦政府組閣情況,聯盟黨如何説服執政夥伴支持其改變核政策,也具有不確定性。
李超説,德國即使最終決定重啟核能,也還面臨行政許可、安全核查等一系列程序。近來關於德國官僚主義的討論十分激烈,行政效率低下被認為是導致德國經濟下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財政緊張,預計在核電站問題上,很難快速決策並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