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斯圖加特11月25日電 專訪:歐中攜手對全球汽車産業發展至關重要——訪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
新華社記者單瑋怡
歐中汽車産業合作對産業發展很重要,貿易保護主義不會創造增長,只會阻礙增長,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近日在德國斯圖加特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説。
“我相信,歐中産業增進合作有助於搭建溝通的橋梁,特別是在當下,在這個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再次抬頭的時代。”康林松説。
3月20日,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梅賽德斯-奔馳總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單瑋怡攝
據康林松介紹,在中國和歐洲,梅賽德斯-奔馳與中國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和科技企業均有廣泛合作,並延伸到更廣泛的領域。中國對於梅賽德斯-奔馳而言有着多重含義,是最廣闊的單一銷售市場、關鍵的創新研發中心、最大的乘用車製造基地和産業創新的合作夥伴。康林松直言:“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中國的成功將助力我們在全球取得更大成功。”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將今年12月舉辦的年度內部戰略周定在中國舉辦。“希望集團的決策者親臨現場了解中國市場動向,感受中國速度與競爭態勢。”
這是3月20日在德國斯圖加特拍攝的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標識。新華社記者單瑋怡攝
康林松&&,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他驚嘆,而“中國速度”也一再提醒他要加速跟上技術飛速發展的腳步。“在中國,所有事情都發展得非常快。我們要和別人一樣快才不會落後,所以‘中國速度’也是一種激勵和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
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研發網絡是德國總部以外覆蓋領域最全面的研發團隊,已成為集團全球創新的前沿陣地和未來趨勢的風向標。在研發戰略方面,康林松期待繼續擴大在中國的研發能力,招募更多高新技術人才,並且與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合作。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消費者對技術擁有更開放的態度,願意擁抱新技術。這不僅是梅賽德斯-奔馳的業務焦點,也是我們加強在中國研發的原因。”他説。
梅賽德斯-奔馳今年10月啟用在德國西南部庫彭海姆市的動力電池回收工廠,推動動力電池材料回收和有效再利用。康林松説,碳中和的願景不僅在於電動汽車的産品端,更在於汽車産業的整個價值鏈。他期待繼續與中國汽車電池合作夥伴攜手發展,分享彼此經驗,共同推動中國和全球汽車産業可持續轉型。
2023年11月30日在鏈博會智能汽車鏈展區拍攝的奔馳EQE SUV。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康林松説,作為一家全球化運營130多年的跨國企業,梅賽德斯-奔馳業務的積極發展依賴開放的市場。他認為,應努力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保持市場開放,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貿易保護主義並不是正確做法,只會阻礙技術和經濟的發展,扼殺創新,不會創造雙贏局面。”
談到中歐之間圍繞電動汽車關稅的談判,康林松説:“我們應該坐下來與中國夥伴溝通,討論公平競爭的環境,並確保能夠通過談判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確保所有市場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公平的准入條件,而不是建立更多的壁壘和阻礙,‘簡單地提高關稅’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