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訪談丨加強知識産權國際合作 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訪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4 18:19:29
來源:新華網

權威訪談丨加強知識産權國際合作 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訪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題:加強知識産權國際合作 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訪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

  新華社記者徐鵬航、宋晨

  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産權高級別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數百名專家學者共議創新發展與知識産權國際合作。當下我國的創新能力如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知識産權合作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新華社記者採訪了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

  中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蟬聯第一

  問:您如何評價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

  答:中國的創新自古有之,已延續了數千年。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部大樓內,保存着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複製品。而如今,中國的創新不僅表現在文化和傳統知識上,也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科學技術上。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先期報告顯示,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連續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我們祝賀中國取得的驚人成就。這表明中國在科學研究和工業創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我認為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中國政府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理念,這意味着將更加關注科技和創新。

  讓“一帶一路”知識産權合作成為連接各國的橋梁

  問:您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知識産權合作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答:發明創造可以只靠一個人,但要想創新,必須進行合作。我們很高興能在2023年中國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合作50周年之際,繼續深入推進與中國的合作,並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連接各國的橋梁。

  我們也很高興看到在今年的第三屆“一帶一路”知識産權高級別會議上,許多國家相聚在一起,分享經驗,交流思想,重溫友誼。目前的大趨勢,如數字創新和綠色技術,需要全球知識産權管理者之間的對話,此次會議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我們也希望在這些方面與各國加強合作。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和上海同濟大學的聯合碩士項目。該項目不僅面向中國學生,還有許多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這些學生中,已經有畢業生回到本國,用知識産權知識反哺當地發展。

  加強知識産權國際合作共同面對全球性挑戰

  問: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與中國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中國對世界知識産權的貢獻之一在於展現了一個發展中國家,或者説一個新興經濟體也可以塑造全球知識産權生態系統。近年來,中國的知識産權申請量快速增長,已成為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

  中國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舉辦的磋商合作,如推動締結《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在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全球問題方面,中國也積極參與。如中國公司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綠色&&WIPO GREEN上越來越活躍,他們提供自己的技術,並提供部署相關技術的幫助。

  我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向世界表明,知識産權不僅可以解決國家或地區面臨的問題,還可以解決全球性的挑戰。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和中國及其他國家不斷深化合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