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蒿還被當作野草時,地處中國廣西大石山區的柳州市融安縣便流傳着“感冒用蒿草煮水喝可痊癒”“攜帶蒿草蚊蟲不敢靠近”等説法。
八月,頂着高溫炎熱的天氣,融安縣東起鄉的村民依然忙碌地收割青蒿。這些青蒿曬成乾草後,將被提取出青蒿素並製成藥物,運往萬里之遙的非洲地區。在人類與瘧疾的漫長鬥爭中,青蒿這一古老的植物,成為中國與非洲的健康橋梁,讓兩地人民命運緊密相連。
野草竟是“救命草”
融安縣是中國西部一個欠發達的山區縣。這裡不僅地處偏遠,還是嚴重石漠化的大石山區,土地貧瘠,相當多的荒山坡地不適宜農作物的耕種,但對於怕水不怕旱的青蒿來説,卻特別適合生長。
過去,漫山遍野的青蒿是荒蕪的代名詞。“房前屋後、田間地頭都有蒿草,我們都會當雜草除掉,偶爾拿來煮水洗澡,殺毒消菌。”62歲的融安縣東起鄉紅日村東皇屯村民龍昌楊説。
中國中醫古籍《肘後備急方》中有使用青蒿治療寒熱諸瘧的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受此 啟發,1972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團隊發現了青蒿素,為全世界飽受瘧疾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世衛組織2000年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為抗瘧首選藥物。
此後,一些生産青蒿素的企業來到融安收購青蒿,並指導當地村民專門種植。
“貧瘠地裏能成活,管護也簡單,生長還快,你看4月份才開始種的,現在都有一人高了。”融安縣瑞誠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太光告訴記者,這裡的青蒿每畝産值在千元以上。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種植的青蒿。新華社記者 趙歡 攝
一方面是穩定的種植收益;另一方面,青蒿生長快、適應能力強,對勞動力的要求不高,這對於年輕人外出務工較多的山區農村來説是個較好的産業。融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翁新輝説,近年來,青蒿種植産業不斷向周邊山區縣拓展。在廣西,青蒿的種植面積約2萬畝,超過1萬戶農戶參與其中。
青蒿從過去的“野草”搖身變成山區群眾的“致富草”。但是,這些青蒿將流向何方,很多村民並不知曉。
來自中國的“神藥”
在融安收購青蒿的廣西仙草堂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青蒿素生産量最大的企業。“按劑量推算,全球每年供應的約4億人份治療瘧疾的藥品中,有約1億人份使用我們公司生産的青蒿素原料。”仙草堂常務副總經理孔雪萍説。
瘧疾在中國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通過蚊媒傳播所引起的疾病,跟艾滋病、結核一起,被稱為人類三大傳染病殺手。
作為全球重大傳染病,瘧疾曾是中國流行歷史最久、影響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的重大傳染病之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瘧疾防控和救治能力顯著提升。2021年,中國獲得世界衞生組織的無瘧疾認證,成為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30多年來第一個獲得無瘧疾認證的國家。
青蒿素,這一中國首先發現並成功提取的“特效藥”問世50多年來,幫助中國完全消除了瘧疾,至今仍是全球抗瘧利器。
根據《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2000至2022年間,全球預計減少了1170萬瘧疾導致的死亡。其中,非洲地區瘧疾平均死亡率從每十萬人0.14%,下降到0.055%。青蒿素類藥物的廣泛使用是抗瘧形勢轉變的關鍵因素之一。
科泰新,是北京華方科泰醫藥有限公司生産的一款青蒿素抗瘧藥藥名,肯尼亞瘧疾重災區奇蘇姆省一位母親也給女兒起了這個名字。1995年,女孩母親懷孕時得了瘧疾,如用傳統奎寧或氯喹治療,即使母親能活,胎兒也很容易流産或致畸。母親憂心如焚,所幸醫生給她們用科泰新治療,母女平安。為記住來自中國的“救命藥”,媽媽給孩子取名“科泰新”。
在非洲島國科摩羅,瘧疾曾是當地人眼裏“帶來哭喊尖叫的瘟鬼”。14歲曾感染瘧疾的那蘇説,以前,島上許多人因瘧疾死亡,尤其是5歲以內的孩子,很多家庭經歷生離死別,父母們為孩子能否活過5歲憂心忡忡。
2007年起,中國醫務工作者帶來“復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瘧疾項目”,並與科摩羅抗瘧中心聯合開展瘧疾防治和相關培訓。2017年,科摩羅實現瘧疾零死亡,發病率大幅下降。“中國的抗瘧知識和實踐經驗,正幫我的國家越來越接近消除瘧疾的夢想。”科摩羅國家瘧疾防治中心實驗室有關負責人説。
許多國家紛紛開始與中國開展抗瘧合作。近年來,中國抗瘧援外醫療隊深入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足跡遍及瘧疾流行地區。
為了讓更多人受益
發現青蒿素只是新起點,許多青蒿素類藥物的研發同樣面臨重重困難。
“比如重症瘧疾患者往往處於昏迷狀態,無法口服藥物。而青蒿素難溶於水,難以做成注射劑。”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彭小丹説,為攻克這一難題,20世紀七八十年代,桂林制藥廠老一輩科研人員歷經上千次試驗,研發出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
2011年至今,注射用青蒿琥酯一直是世衛組織推薦的作為兒童和成人重症瘧疾治療的一線藥物。
已故的桂林科學家、青蒿琥酯首要發明人劉旭生前曾向記者介紹:“當年實驗費、實驗設備都緊缺,但國家需要,非洲、東南亞等地疫情很嚴重,我們很痛心,就和同胞遭遇大難一樣,夜以繼日地做青蒿素衍生物研究。”劉旭説,當時一輪輪試驗,失敗了再來,絞盡腦汁反復摸索,常常很多天不回家,實驗資料堆了半張桌子高。
業內人士介紹,當年為加速青蒿素類抗瘧藥在全球瘧疾重災區推廣和應用,一些生産青蒿素類藥物的企業與跨國藥企進行專利合作,中國企業在專利使用上讓步,加速了青蒿素類藥物走向國際市場,讓各地瘧疾患者受益。
彭小丹説,如今中國仍在為消除瘧疾不斷努力。桂林南藥針對非洲鄉村偏遠地區臨床醫務人員的需求,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通過了世衛組織預認證,成為首個通過世衛組織預認證的“一步配製青蒿琥酯注射劑”,特別適用於醫療條件較落後的非洲偏遠地區。截至目前,該産品已在22個國家註冊上市。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村民在種植青蒿。新華社記者 農冠斌 攝
“作為青蒿素提取企業,我們正努力通過選育更優質品種等,提高青蒿草中青蒿素的含量,以降低原料成本。原來野生青蒿的青蒿素含量只有千分之五,現在已經提高至千分之十五。”孔雪萍説,有時青蒿素市場價格低,利潤空間小,但企業一直堅持,因為這是救命藥,不能計較一時得失。
統籌:衛鐵民 劉暢
記者:農冠斌 趙歡 張卓文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廣西分社
聯合製作
中國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