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3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近日,“漢語橋”中文比賽在約旦、斯裏蘭卡、克羅地亞等多國舉行。外國學生們通過參加比賽,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
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約旦賽區決賽暨第15屆“長城-佩特拉杯”約旦大學生中文比賽28日在約旦費城大學孔子學院舉行,來自約旦多所大學的大學生參賽。代表安曼TAG孔子學院參賽的約旦大學四年級學生哈齊姆·馬斯裏獲得一等獎。他説,將為參加總決賽做好充分準備,並希望今後從事外交工作,為加強阿拉伯國家和中國的關係貢獻自己的力量。
5月28日,選手在安曼舉行的第23屆“漢語橋”約旦賽區比賽上展示才藝。新華社發(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攝)
中國駐約旦大使陳傳東在致辭中説,目前約旦有兩所孔子學院、7個中文教學點、上千名學生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約旦高校表達開設中文專業的願望,越來越多約旦青年成為中文愛好者。
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斯裏蘭卡賽區決賽28日在首都科倫坡落幕,30名選手在才藝展示環節帶來京劇、黃梅戲、中國畫等表演和展示。在演講比賽中,選手們身穿中式服裝,闡釋對比賽主題“天下一家”的理解,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及對世界和睦相處的願望。比賽冠軍由凱拉尼亞大學的西莎拉·赫拉特(中文名敏麗)獲得。
5月27日,選手在科倫坡舉行的“漢語橋”斯裏蘭卡賽區比賽上演講。新華社記者伍岳攝
中國駐斯裏蘭卡大使館參讚吉莉莉在頒獎儀式上説,當地學生通過學習中文和參加“漢語橋”比賽,可以了解豐富多彩、立體全面的中國。本次比賽承辦方、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馬仲武接受記者採訪時&&,很高興在斯裏蘭卡看到更多願意傳播中國文化的本地人才。
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第17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暨第4屆“漢語橋”世界小學生中文秀克羅地亞賽區比賽日前在首都薩格勒布舉行。經過主題演講、知識問答和才藝展示三個環節的角逐,來自薩格勒布大學的伍子琪(中文名)、薩格勒布第十六中學的瑪麗亞·什蒂馬茨和來自薩格勒布博羅維耶小學的瑪爾塔·瓦西裏分獲大、中、小學組冠軍。
中國駐克羅地亞大使齊前進&&,希望越來越多克羅地亞青少年能喜歡中文,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為中克友好合作和交流貢獻力量。什蒂馬茨對記者&&,她非常喜歡中文,喜歡吃中國菜,希望能有機會到中國參觀故宮和長城,更多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國文化。
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和第17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奧地利賽區比賽日前在首都維也納舉辦。來自奧地利7所大學、4所中學的10余名選手參加比賽,經過中文知識測試、主題演講和才藝展示三個環節的角逐,最終來自維也納大學漢學系的貝勒福和維也納學院文理中學的亞歷山大·尤克分別獲得大、中學生組冠軍,將代表奧地利賽區參加“漢語橋”總決賽。
5月25日,選手亞歷山大·尤克在維也納舉行的“漢語橋”奧地利賽區比賽上表演包餃子。他在本次比賽中獲得中學生組冠軍。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中國駐奧地利大使亓玫在致辭中指出,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過語言加深理解、增進友誼,希望同學們再接再厲學好中文,成為中奧交流的使者。
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菲律賓賽區決賽日前在紅溪禮示大學落下帷幕。選手們在主題演講環節表達自己對“天下一家”的理解,分享學習中文的體會,&&要做菲中友誼的使者和橋梁。經過激烈角逐,來自紅溪禮示大學的大二學生馬舒楠獲得冠軍。“參加‘漢語橋’比賽不僅能提高我使用中文交流的能力,還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馬舒楠説。
5月28日,來自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的選手馬舒楠(右)在安赫萊斯市舉行的“漢語橋”菲律賓賽區決賽上登&領獎。他在本次比賽中獲得冠軍。新華社發(烏馬利攝)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公參周志勇在致辭中説,歡迎和期待更多菲律賓青年學習中文,不斷增進中菲人文交流。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副校長何塞·馬卡帕加爾&&,“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不僅是展示語言能力的比賽,更是文化交流的&&。教育是實現“天下一家”這一理念的基石,通過教育我們可以彌合分歧、消除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