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水、幹旱、火災……氣候變化或是全球天災頻發“禍根”-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1 13:30:31
來源:參考消息網

暴雨、洪水、幹旱、火災……氣候變化或是全球天災頻發“禍根”

字體:

  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5月18日報道,近年來,由于降雨量創歷史新高、數百年不遇的特大幹旱、海平面持續上升以及湖泊和海洋溫度不斷升高等因素,歐洲面臨毀滅性的洪災。根據歐洲環境署的最新報告,約有5300萬歐洲人生活在可能遭受河流洪水威脅的地區,南歐30%的人口已經長期遭受水資源緊張的困擾。

  這份題為《應對氣候變化對歐洲人類健康的影響:關注洪水、幹旱和水質》的研究報告警告稱,除了已經顯現的影響(死亡、傷病、傳染病爆發和心理健康問題)之外,水量和水質的變化未來還會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風險。

  該報告的數據顯示,1980年至2022年,32個歐洲國家共有5584人死于洪水。目前,每8個歐洲人中就有1個生活在可能遭受河流洪水威脅的地區,總人數達5300萬人;而每9個醫院中就有1個位于危險地區。

  至于幹旱,研究表明,南歐30%的人口長期面臨用水緊張,最貧困或人口更多的家庭尤其脆弱。另一方面,長期幹旱和高溫也會助長森林火災的蔓延。報告指出,1980年至2022年,森林火災在歐洲造成702人死亡,還有更多的人受到煙霧對健康産生的不良影響。

  另據埃菲社5月14日報道,巴西、印度尼西亞、阿富汗、肯尼亞……地球不同地區連日來遭受暴雨和洪水襲擊,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正如環境專家向埃菲社解釋的那樣,是同一因素在加劇這種情況,那就是氣候變化。

  僅在巴西南部,暴雨和洪水就造成近150人死亡、130人失蹤、超過200萬人受災,此外還造成逾6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世界自然基金會西班牙分部氣候與能源負責人馬爾·亞松森解釋説,像巴西這樣的“具體事件”不能完全與氣候變化聯繫起來,因為其“自然災害受到當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森林砍伐和退化以及生態係統對其的影響等。

  然而,專家指出,“氣候變化的作用,而且是已經得到充分證明的作用,是通過增加這些極端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將其轉變為一種趨勢,這就是我們在地球不同地區所看到的”。

  西班牙科學研究高級委員會研究員費爾南多·巴利亞達雷斯補充説,這些事件主要是由于海洋不再能夠儲存來自地球産生的熱量及海洋與大氣交換的熱量,這導致地球氣候現象“超出通常的模型和科學預測”。

  專家指出,這些都是去年已經確定的因素,今年又增加火山噴發等其他情況,“這不是一個朝夕之間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較長的階段,尤其影響赤道和熱帶地區”。(編譯/韓超)

【糾錯】 【責任編輯:何媛 謝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