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鑒·歐盟|記者觀察:農業政策“不接地氣” 歐洲政治恐“因農右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11 18:28:30
來源:新華網

列國鑒·歐盟|記者觀察:農業政策“不接地氣” 歐洲政治恐“因農右轉”

字體:

  新華社羅馬4月11日電(記者任耀庭 張欣 陳文仙)近幾個月來,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等多個歐洲國家的農民團體發起一係列抗議活動,要求歐盟及本國政府改善農産品市場環境並對農業經營者提供更多支援。盡管各國農民具體訴求有所不同,但抗議焦點大多指向歐盟共同農業政策和《歐洲綠色協議》。

  3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顧客在超市選購蔬菜。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歐洲農民的憤怒,暴露出歐盟農業政策失靈並引發係列社會問題:綠色轉型方式“粗暴”且“不接地氣”,社會分化加劇,極右翼陣營利用農民不滿情緒壯大勢力……

  政策不公引發抗議

  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目標在于統一歐盟各成員國農業補貼、平衡各國間農業競爭,近年來卻似乎引發了新的“不公平”。這一政策歷來以規模經濟為基礎,主要根據農場規模分配補貼,導致小規模農戶在不擴張的前提下難以領取足額補貼,因此生産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甚至讓農産品喪失市場,加劇農民群體不滿。

  2022年8月12日,在意大利倫巴第大區曼托瓦,農民運送草垛。新華社發(阿爾貝托·林格裏亞攝)

  另外,共同農業政策統一調控農産品價格,而不論農民生産成本高低,調控價格往往不與成本的變化幅度成正比。數據顯示,2005年至2020年,歐盟農場數量減少近40%,大約530萬農民被迫放棄務農,中小規模農戶難以為繼。

  意大利農業聯合會主席馬西米利亞諾·詹桑蒂説,歐盟共同農業政策“必須完全重寫”,因為“它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歐盟發放農業補貼的初心是提高産量,但産量增長後,歐盟轉而強調“綠色轉型”,出臺一係列農業環保政策,包括限制化肥農藥使用,禁用除草劑,為保護生物多樣性而劃定大量保護區,為保護動物福祉而要求增加飼養動物活動面積,為減少碳排放而對農用柴油加稅等。

  為滿足日益嚴苛的環保要求,農民需要投入更多資金用于購買環保設備和更新技術,導致生産成本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歐盟農業補貼分配和發放越來越向技術先進的大型企業傾斜。數據顯示,80%的農業補貼流向20%的農業主體;廣大中小農戶往往難以獲得公共資金有效支援。

  2023年11月3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顧客來到一家超市購物。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歐盟自由貿易政策也加劇了歐洲農民承受的競爭壓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盟與區域外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使歐盟農民同時面臨來自非歐盟國家農民的競爭,小農戶壓力猶大。

  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歐盟免除對烏克蘭的進口配額和關稅,又重啟與拉美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的貿易協議談判。這些措施進一步激起歐洲農民不滿。

  批評人士説,如果歐盟與南共市的協議生效,歐洲農民將面臨更多廉價進口食品的競爭,而那些進口食品生産過程使用歐盟禁用的殺蟲劑,或是在不符合歐盟嚴格環境法規的環境下生産。畜牧業同樣會受到南共市國家更便宜的肉類衝擊。

農民權益未受重視

  近年來,歐洲農民飽受不公平政策和低收入之苦,從業人數減少,導致農民群體在政治舞臺失聲,加劇了他們的窘困。比如,在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農民群體佔總人口僅約1%,政治影響力微弱。在一些歐盟國家,不符合農民利益的政策往往可以順利出臺。

  2023年1月20日,人們在德國柏林國際綠色周上選購奶酪。新華社發(斯特凡·蔡茨攝)

  德國哥廷根大學發展與轉型國家農業經濟學講席教授于曉華告訴記者,在歐洲,由于大型農機普及,農業生産力大幅提高,糧食價格長期以來保持低位。城市消費者日常從超市購買食物,並未充分理解農業的重要性,歐盟的農民感到“被孤立、被歧視”。

  意大利農民今年3月在首都羅馬市中心舉行示威,所舉橫幅上的口號諸如“如果沒有農業,就沒有未來”“呼吁社會尊重農業和農民”“請不要摧毀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事業”,都體現農民群體對自身社會地位現狀的不滿。

  歐盟各國近來相繼出臺法案,暫緩或放寬對農耕的限制。歐盟委員會正提議放寬甚至廢除去年生效的綠色農業政策中部分較為嚴格的標準,預計歐盟成員國和歐洲議會將很快審議這些提案,以期在4月底前批準。

  不滿情緒被利用

  歐洲工會聯合會秘書長克裏斯蒂安·布拉加松日前刊文指出,歐洲民粹主義者正利用農民不被社會重視的憤怒來推動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如果歐盟未能解決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農民的不滿情緒將成為極右翼勢力“扎根的沃土”。

  1月17日,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附近,人們冒雪出行。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近期民調顯示,右翼政黨在9個歐盟國家民調支援率處于領先地位,有望在今年6月歐洲議會選舉中拿下更多席位。西班牙極右翼黨派“呼聲黨”已得到數百萬選民支援;在奧地利,極右的奧地利自由黨民調領先;在意大利,焦爾吉婭·梅洛尼執掌的右翼政府積極推行農民免稅政策來贏得支援。

  荷蘭政府近幾年來為減少氮排放採取了較為激進的政策,通過強制購買等手段讓2000至3000家農場關閉,激怒農民群體,導致新興黨派“農民公民運動”強勢崛起,在去年全國省議會選舉中成為最大贏家,並拿下荷蘭議會上院75個議席中的16席,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聯合政府下臺。

  今年是歐盟選舉年,歐洲議會中第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歐洲中右翼政黨聯盟)優勢微弱,正在努力將自己塑造成農民利益的保護者,以贏得農村地區選票。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正以這一黨團候選人身份尋求連任,不得不在其力推的歐盟“綠色新政”上妥協以平息農民怒氣。如果歐盟農業政策沒有顯著改變,農民抱怨的不公平現象持續甚至惡化,歐洲政壇很可能會加速向“右”傾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