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中法文化大展啟幕!這裡的紫禁城最“凡爾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03 08:27:44
來源:新華網

新華鮮報丨中法文化大展啟幕!這裡的紫禁城最“凡爾賽”

字體: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 題:中法文化大展啟幕!這裡的紫禁城最“凡爾賽”

  新華社記者徐壯、楊湛菲

  琉璃瓦下,文華殿中,紫禁城與凡爾賽宮重逢。

  4月2日一早,故宮文華殿內人潮涌動。這裡舉行的“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首日對游客開放,來自故宮博物院、凡爾賽宮等機構的約200件文物精品匯聚一殿,吸引眾多“文博粉”前來打卡。

  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2024年不僅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

  一甲子一輪迴,中國人一向重視60周年的意義。“紫禁城與凡爾賽宮”展覽,正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項目之一。

  故宮博物院供圖

  中國的紫禁城、法國的凡爾賽宮,東西方兩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宮殿,它們的緣分説來話長。

  1688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5位“國王的數學家”到達北京,得到康熙皇帝接見,從此正式開啟中法間的跨文化互動。

  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以紫禁城和凡爾賽宮為中心,兩國之間人員往來、思想交匯、文化交流廣泛而深入,被認為締造了中法宮廷間交往交流的黃金時代。

  數百年後,兩國建交60周年之際,通過合作辦展的形式回顧黃金時代,有着怎樣的意義?

  那是友誼的見證——走進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封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信中,他將自己派往中國的“國王的數學家”稱為“我們相互尊重和友誼的象徵”。

  精密的銅鍍金測角器光澤不減、洛可可風格的鑲表橢圓把鏡仍可鑒人……當年法國人帶來的西方造物,在紫禁城中被珍藏至今,成為記錄兩國心心相印的“傳家寶”。

  銅鍍金鑲表橢圓把鏡。新華社記者徐壯 攝

  那是相互的欣賞——西學東漸的同時,大量中國工藝品和書籍進入法國宮廷和貴族的收藏視野,引發了以凡爾賽宮為中心波及歐洲的“中國風藝術”創作風潮。

  展廳正中,復刻路易十五王后瑪麗·萊什琴斯卡私人房間“中國人廳”的展陳精緻非常。繪製中國人物形象的法國産瓷瓶、鑲嵌了中國漆版的墻角櫃,正無聲訴説着當年法國貴族們對中國藝術的追捧和熱愛。

  路易十五王后瑪麗·萊什琴斯卡的“中國人廳”。新華社記者徐壯 攝

  另一方面,法國的科學儀器、鐘錶、琺瑯産品等深受中國皇家歡迎。許多法國人長期在紫禁城服務,在科學、藝術、建築、醫學、地圖編繪等諸多領域對清代宮廷産生了重要影響。

  那是智慧的交融——隨着中法交往的不斷深入,兩國深厚而精緻的文化密切互動,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和新創意,各自開出更加燦爛的花朵。

  紫禁城內,法國傳教士編譯的滿文《幾何原本》成為康熙皇帝的“課本”;熟練的法國玻璃匠幫助清宮玻璃廠創新技術,清宮玻璃製作達到巔峰……

  在法蘭西,西方裝飾技藝與中國藝術品融合成前所未有的“中國風”;伏爾泰等啟蒙運動思想家,於儒家典籍中找尋靈感,推動和影響了法國的啟蒙運動……

  青釉香水瓶,瓷瓶頂部、口沿、底座均裝飾洛可可風格銅鍍金飾件。新華社記者徐壯 攝

  你來我往間,中法彼此借鑒、相互啟迪,架起了東西方文明的溝通之橋,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提供了歷史範例。

  除了“紫禁城與凡爾賽宮”展覽外,今年,中法雙方還精心策劃了中法教育發展論壇、巴黎奧運會“中國之家”等十六大精品人文交流活動,中法文化交流邁上新的&階。

  歷史這本教科書正不斷給人以啟迪:有一雙欣賞不同文明之美的慧眼,有一個比海洋和天空更寬廣的胸懷,人類文明之光將跨越千山萬水,照耀百花盛開。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