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車用電池:美國揮刀砍人卻傷到自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01 17:54:37
來源:新華網

新聞分析|車用電池:美國揮刀砍人卻傷到自己

字體: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題:車用電池:美國揮刀砍人卻傷到自己

  新華社記者許蘇培

  近日,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向美國提交意見書,指出將“受關注外國實體”從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中剔除不現實。現代汽車針對的是1月起生效的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電動汽車補貼細則,不滿的是細則欲將中國企業排除在電池供應鏈外。此項歧視性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目的很明顯,就是想把電動汽車産業鏈拉回美國,與美國政府當前實施的半導體“脫鉤”政策如出一轍。不同之處在于,美國這次“脫鉤”更加困難重重,因為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中國企業處于絕對主導地位。也正因此,上述措施一推行就引起日韓甚至美國本國車企的陣痛和反對。

  根據《通脹削減法案》電動汽車補貼細則,從今年起符合稅收減免條件的在美銷售電動汽車不得包含任何“受關注外國實體”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受關注外國實體”包括中國企業。鑒于當前電動汽車電池生産所需的大量採礦、提煉和零部件制造都在中國進行,這一新規被普遍視為針對中國。這也意味著,美國不少電動車企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電池供應鏈結構,導致成本將極大攀升。《韓國經濟》等多家韓媒日前報道稱,韓國車企紛紛提交意見書,呼吁美國政府放寬對華採購限制。日本電池制造商松下控股也向美施壓説,美國嚴苛的補貼新規會將更多電動汽車制造商推向美國以外國家。

  據統計,目前中國鋰電池市場規模佔全球比重近七成,中國鋰電池專利數量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遙遙領先。不久前,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馬克華納致信能源部説,“美國在電池技術商業化方面落後亞洲10至20年,中國目前佔據全球産量的75%”。試圖人為改變市場機制長期形成的供應鏈格局並非易事,美國車企特斯拉近期被曝因電池規模量産困境而緊急從中國進口關鍵電池組件,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是2023年11月17日在廣州車展上拍攝的寧德時代展臺的汽車電池模型。新華社記者鄧華攝

  美國這一扭曲市場的手段,相當于刀舉起來砍向別人,傷的卻是美國電動車企和美國消費者。當前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很成熟的背景下,美方的舉動只會推高美國新能源車企生産成本,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買單。與此同時,美國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力也會進一步下降,補貼政策最終演變為對本國新能源車企的傷害。長期來看,美國消費者通過《通脹削減法案》獲得的補貼可能還趕不上産品本身上漲的成本,如此幫忙反倒成了添亂。

  美國能源轉型也將因成本上升而受到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文説,補貼新規使有資格獲得稅收抵免的電動汽車大幅減少,導致市場平均價格上漲,最終拖慢汽車電動化速度。如果不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採取務實態度,美國將很難實現自身能源轉型目標。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刊文指出,美國等西方國家為其國內清潔能源制造業發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補貼和財政支援,但這種策略是不可持續的。試圖與中國在成本上展開競爭可能只會延遲能源轉型,目睹氣候變化造成更大破壞。

  近年來,隨著全球電動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各國電動汽車産業鏈、供應鏈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有關歧視性做法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對全球電動車産業鏈、供應鏈的不當幹預,嚴重影響全球電動車産業的自由競爭。任何産業的發展,都需要遵從市場規律,粗暴的人為干涉,只會擾亂産業鏈和供應鏈,最終落個得不償失。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