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1月12日電 題:美英空襲胡塞武裝 加沙衝突外溢加劇
新華社記者李芮
當地時間12日凌晨,美國和英國聯手空襲也門境內胡塞武裝目標。胡塞武裝回應説,美英將為這次“大規模侵略行為”付出沉重代價。延宕近百日的新一輪巴以衝突外溢效應進一步加劇。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結束為期一週的中東之行,對多國要求加沙地帶立即停火的呼籲置若罔聞,遭到普遍質疑。美英空襲不僅無助於緩解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反而可能火上澆油,讓地區局勢更加危險複雜。
據也門薩巴通訊社1月12日報道,美國和英國的戰機在當地時間當天凌晨空襲了也門首都薩那、西部紅海城市荷&達和北部薩達省內的多處目標。圖為1月12日在薩那拍攝的空襲後的爆炸畫面(手機照片)。新華社發
美英空襲 局勢升級
據也門薩巴通訊社12日報道,美英戰機空襲了胡塞武裝在也門首都薩那、西部紅海城市荷&達和北部薩達省的多處目標。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軍戰機、軍艦和潛艇參與了此次行動,打擊目標包括胡塞武裝的雷達、無人機和導彈發射及儲存設施等。美國總統拜登稱,這是針對胡塞武裝頻繁襲擊紅海船隻的“防禦性行為”。
自去年10月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以來,胡塞武裝頻頻在紅海水域襲擊關聯以色列的船隻,以示對巴勒斯坦的支持。今年1月3日,美國等國向胡塞武裝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即停止襲擊商船,否則可能遭到軍事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10日發表聲明説,該組織向一艘在紅海行駛的美國船隻發射了大量無人機和導彈。
美國智庫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邁克爾·奈茨認為,美英空襲行動可能適得其反,給胡塞武裝更多發動襲擊的理由。
在不少美方分析人士看來,在加沙地帶促成停火才是解決紅海航運問題的真正有效方式。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東問題專家芭芭拉·斯萊溫指出,空襲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目前最需要的是促成加沙地帶停火”。《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認為,美英軍事行動無疑將再度加劇整個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加沙衝突外溢效應進一步凸顯。
拜登下令發動襲擊前並未得到國會授權,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招致多位民主黨人不滿。國會民主黨籍眾議員瓦爾·霍伊爾説,依據憲法,只有國會有權“宣戰”,但此次空襲未得到國會授權。國會民主黨籍眾議員馬克·波肯警告:“美國不能冒險在沒有國會授權的情況下,再度陷入一場可能延續數十年的衝突。”
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1月10日發表聲明説,該組織向一艘在紅海行駛的美國船隻發射了大量無人機和導彈。圖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聲明的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不提停火 不歡而散
近段時間,紅海海域、黎以邊境、伊拉克及敘利亞境內衝突頻發,加沙地帶衝突外溢風險陡增。空襲前一天,布林肯剛結束近三個月來第四次中東之行。
此訪期間,布林肯強調防止加沙衝突外溢、斡旋釋放人質、反對將巴勒斯坦民眾驅離加沙地帶等,卻不回應中東國家要求加沙地帶立即停火的強烈呼聲。
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會見布林肯時&&必須盡快促成加沙地帶停火;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向布林肯強調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重要性;約旦王宮發表聲明説,必須繼續施加壓力,阻止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侵略;埃及總統塞西會見布林肯時也強調了“實現加沙地帶立即停火”。
據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衞生部門10日發布的數據,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2.33萬人死亡。多位中東分析人士指出,布林肯四訪中東,均未能有效緩解衝突,原因在於美國偏袒以色列,並為了一己私利干涉地區事務、挑動衝突對抗。
卡塔爾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副教授史蒂文·賴特指出,布林肯此訪純粹是“戰術性的”,目的是安撫海灣國家和其他中東國家。從戰略上看,美國偏袒以色列的立場不變,不會對以色列施加任何實質性壓力。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成員巴薩姆·薩勒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針對加沙地帶衝突,美國從未認真考慮過停火問題。他認為,布林肯此訪只是為了防止拜登在競選連任時因加沙地帶衝突引發的人道危機而丟失選票。
1月7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中右)在安曼會見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中左)。阿卜杜拉二世在會見中警告,加沙衝突持續將帶來災難性後果,必須結束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新華社發(約旦王宮供圖)
美國拱火 動蕩之源
分析人士指出,多年來,美國在中東地區奉行旨在維護自身霸權的政策,肆意干涉地區國家內政,無疑是地區動蕩之源。另外,美國長期偏袒以色列加劇了巴以之間的矛盾。新一輪巴以衝突正是美國中東政策結出的一個惡果。
約旦聖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奧萊卜·蘭塔維對新華社記者説,美國對中東緊張局勢加劇負有重要責任。
就在布林肯此次訪問中東前不久,美國政府兩次繞過國會批准向以色列緊急出售武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政治學講師約納坦·弗裏曼認為,美方未向以色列提出任何停火或撤軍的要求,這表明美國並不反對以色列繼續這場衝突。
“我們正面臨敵對行動和衝突蔓延到中東其他地區的風險。”土耳其前外交官、外交政策專家古勒魯·蓋澤爾對新華社記者説,美國默許以色列的行動,必然會引發衝突外溢。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西亞地區的許多不安全、不穩定和緊張局勢都源於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干預,以及偏袒以色列的立場。
沙特政治分析人士阿卜杜勒·阿齊茲指出,美國應摒棄對以色列的偏袒立場,在友好互利基礎上發展與包括海灣國家在內的中東各國的關係,而不是將美國意志強加給中東國家。
美國智庫華盛頓海灣阿拉伯國家研究所高級學者侯賽因·伊比什撰文指出,拜登政府正處於自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所面臨的最棘手境地,其中東政策正在崩潰,面臨一系列日益嚴重的危機,卻不清楚如何讓該地區恢復相對平靜。(參與記者:張天朗、柳偉建、何奕萍、董修竹、王峰、胡冠、汪強、趙曼君、劉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