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02 14:50:24
來源:新華社

反正不是“我們的”孩子——起底美國移民童工問題(三)

字體:

  童工問題一直是美國社會的頑疾。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着美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童工數量急劇增加。1938年,美國&&《公平勞動標準法》,禁止14歲以下兒童在美國大多數行業工作。但這項法律對農場主“網開一面”,規定在父母同意並且兒童不耽誤學業的前提下,可以雇傭年齡最低為12歲的兒童,並且允許不限時勞作。

  官方數據顯示,美國農業就業人口約為250萬至300萬。據美國童工聯盟估算,美國從事農業勞動的童工約為30萬至40萬,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大量兒童沒有合法身份。

  美國相關法律專家指出,《公平勞動標準法》具有明顯的種族主義傾向,為了不讓大量從事農業勞動的有色人群享受與白人同等的勞動保護權利,故意將農業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美國政客任由僱主剝削移民童工。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指出,僱主不願多付錢,因此就雇傭移民兒童,而州議員們為了得到競選捐款,也願意為金主雇傭童工提供便利。“許多被剝削的兒童被認為是‘他們’而不是‘我們’,因為他們大多是窮人和移民。這樣就悄悄避免了一種道德上的羞恥感,因為不是讓‘我們的’孩子在應該上學的年齡去從事不人道條件下的工作。”(視頻:劉讚;出鏡:吳寶澍;文案:趙暉、孟宜霏、孫丁、杜白羽、吳昊、朱雨博、吳寶澍)

【糾錯】 【責任編輯:余申芳 謝艷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1229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