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 19 18:48:17
來源:新華網

眾議長選舉持續“難産” 美式民主“濾鏡”碎一地

字體: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8日電 (國際觀察)眾議長選舉持續“難産” 美式民主“濾鏡”碎一地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美國國會眾議院18日舉行議長選舉第二輪投票,此前獲得多數黨共和黨黨內提名的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右翼保守派議員吉姆·喬丹仍未能獲得足夠票數當選,眾議院繼續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眾議長選舉持續“難産”並不令人意外。近年來美國政客們在追求個人和黨派利益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政府“關門”在即、民眾利益受損也無所顧忌,政治不斷極化。美式民主的美顏“濾鏡”在事實面前早已碎了一地。

  這是10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拍攝的吉姆·喬丹。新華社發(亞倫攝)

  議長仍難産

  在當天的投票中,喬丹獲得到場221名共和黨人中的199人支援。而在前一日的首輪投票中,喬丹獲得到場220名共和黨人中的200人支援。兩輪投票下來,喬丹的票數不增反減。

  10月初,共和黨人麥卡錫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投票罷免的在任眾議院議長。共和黨內部經過多次黨內投票,最終提名喬丹為黨內議長候選人。隨後,“賽場”轉到眾議院,喬丹正式當選需要獲得到場議員過半數支援。

  目前,共和黨人在眾議院佔據221個席位,僅比民主黨多出9席。民主黨是“鐵板一塊”,在17日和18日的兩輪投票中都一致支援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傑弗裏斯。這意味著,如果共和黨內部無法達成意見高度一致,其議長候選人就難以獲得足夠票數當選。

  喬丹是一名右翼保守派人士,以強硬作風著稱,是前總統特朗普的忠實盟友。共和黨內部溫和派對他掌舵眾議院充滿擔憂。未投票給喬丹的共和黨議員很多選擇支援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此前的黨內議長候選人史蒂夫·斯卡利斯,或者前議長麥卡錫等人。甚至還有一人把票投給了2015年因共和黨右翼保守派威逼而辭職的共和黨籍前議長約翰·博納,以示不滿。

  在第二輪投票再度失利後,喬丹表示,將繼續參加19日的第三輪投票。據美國媒體報道,喬丹支援者對其他共和黨議員施壓,要求支援喬丹。眾議員瑪麗安內特·米勒-米克斯在首輪投票中支援喬丹,第二輪轉机投給其他人,事後收到了“死亡威脅”。但這也引發了不滿情緒。在兩輪眾議院投票中都把票投給麥卡錫的共和黨籍議員珍·基根斯説:“威脅和恐嚇戰術不會改變我的原則和價值觀。”

  這是5月31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新華社發(亞倫攝)

  政府或“關門”

  麥卡錫遭到罷免以來,眾議院議長選舉持續“難産”,國會立法處于停滯狀態。目前國會正面臨給聯邦政府撥款等緊迫任務,如果僵局持續,美國政府恐將再次“關門”。

  美國2023財年于9月30日結束,國會兩黨此前一直圍繞新財年聯邦預算案爭鬥不休,直到最後一刻才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然而該法案只能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至11月17日。美國聖安塞爾姆學院政治學專家克裏斯托弗·加爾迪耶裏對新華社記者説,聯邦政府即將失去資金來源,如果議長選不出來,眾議院不會發生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也有專家指出,即便喬丹最終當選眾議長,其保守立場同樣很可能令政府“關門”。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説,與麥卡錫相比,如果喬丹擔任議長,兩黨實現立法合作的可能性更小,喬丹或將提出民主黨無法接受的開支削減要求,國會將比過去一年更加機能失調。

  美國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學家迪恩·貝克告訴新華社記者,如果喬丹當選,結束對特朗普的刑事起訴可能會是他的首要任務,而這是項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政府可能會“關門”一段時間,這對美國經濟來説無疑將是個“壞消息”。

  美國艾奧瓦州前眾議員、民主黨人格雷格·丘薩克説,如果眾議院的混亂繼續下去,比如導致政府“關門”或在債務上限問題上陷入另一個僵局,民眾將會受到傷害。

  這是10月3日拍攝的美國華盛頓國會眾議院投票罷免時任共和黨籍眾議長麥卡錫的直播畫面。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下限”頻刷新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壇頻頻創下歷史紀錄,不斷刷新政治“下限”。

  作為首位被投票罷免的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公開自嘲“創造歷史”;特朗普因涉嫌不當處理涉密文件等而遭到指控,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名被刑事起訴的前總統;總統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因非法持有槍支等指控遭到起訴,是美國在任總統的子女首次遭到刑事起訴;這次喬丹則是創下了眾議院多數黨議長候選人在投票中沒有獲得200票的紀錄……

  這樣混亂的局勢,讓不少原本對黨爭習以為常的美國政客也感到震驚。談及麥卡錫被罷免,美國國會參議員、民主黨人喬·曼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對美國來説,這是“悲哀的一天”,向世界發出了關于“美式民主”的負面資訊。

  路透社和益普索集團不久前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近三分之二美國民眾認為,美國兩黨政客因執迷于黨派鬥爭而無法正常履職。“美國人對國會和聯邦政府的支援率接近歷史低點,大多數人表示,他們對美國政治體係的未來幾乎沒有信心。”英國《衛報》網站文章這樣寫道。

  美國黨爭為何激烈到如此地步?根本原因在于,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之下,對政客和政黨而言,個人和黨派利益高于國家、社會和民眾利益,一些政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丘薩克説,國會沒有動力去做“正確的事情”,除非可以為議員帶來支援率的提升或者更多競選資金。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51112992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