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星’,再見!”在荷蘭中部小城雷嫩的歐維漢茲動物園,大熊貓“梵星”27日啟程返回中國,數百名荷蘭民眾依依不舍,揮手告別。
當天上午,歐維漢茲動物園為“梵星”舉辦隆重的歡送儀式。舞龍舞獅表演過後,大螢幕上展示著“梵星”在動物園快樂生活的畫面。中國駐荷蘭大使館、荷蘭外交部和雷嫩市政府嘉賓分別致辭,表達對“梵星”的喜愛和惜別之情。
9月27日,在荷蘭雷嫩的歐維漢茲動物園,人們目送裝著大熊貓“梵星”的汽車離開。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梵星”出生于2020年。它的父母“星雅”和“武雯”2017年4月抵達荷蘭,在歐維漢茲動物園安家,大熊貓從此成為歐維漢茲動物園和雷嫩市的象徵。“梵星”的名字分別取自荷蘭畫家梵谷和它的父親“星雅”,“星”字也寓意梵谷的名作《星空》。
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公使趙德勇致辭説,熊貓是中荷友誼的象徵,是兩國人民感情的紐帶。他向動物園工作人員給予大熊貓家庭無微不至的愛護表示感謝,同時歡迎荷蘭朋友到大熊貓的故鄉四川以及中國各地旅遊觀光。
“我們為‘梵星’的離開感到難過,但也為它回到中國、回到它父母和祖先所居住的土地感到高興。”雷嫩市長漢斯·范德帕斯對新華社記者説,“梵星”出生後,雷嫩人就一直熱切關注著它邁出的每一步。“梵星”的健康成長,是兩國大熊貓保護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兩國人民團結與合作的象徵。
這是9月27日在荷蘭雷嫩的歐維漢茲動物園拍攝的大熊貓“梵星”的母親“武雯”。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六年前,為迎接中國大熊貓的到來,歐維漢茲動物園斥巨資建起中式風格的熊貓館。動物園所有者布霍恩還親自前往機場接機,把“梵星”的父母迎進新居。
布霍恩至今對“梵星”出生時的情形記憶猶新。“全荷蘭都為之高興……它是那麼嬌小、那麼可愛。我們很舍不得,我們肯定會想念它的。”
9月27日,兒童在荷蘭雷嫩的歐維漢茲動物園參加儀式,為大熊貓“梵星”送行。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大螢幕上的“梵星”視頻仍在播放。送別人群匯聚到熊貓館前的小廣場上,為“梵星”送上美好祝願。家住動物園附近的小學生尤內曾多次來熊貓館看“梵星”。他告訴記者,他非常喜愛“梵星”,祝“梵星”回國生活愉快。
9月27日,裝著大熊貓“梵星”的汽車啟程離開荷蘭雷嫩的歐維漢茲動物園。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儀式最後,運載“梵星”的卡車在安保車輛護送下穿過人群,前往機場,踏上回國旅途。
-END-
記者:王湘江、李驥志、劉宇軒、馬志異
編輯:王申、李麟寅、楊舒怡、馬驍、沈浩洋、楊耀華、唐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