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墨西哥城8月28日電 題:一朵“雲”兩端的瀕危動物守護者
新華社記者陳瑤 吳昊 馬曉澄
中國與拉美有多遠?墨西哥齊拉姆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居民説,僅僅相距一朵“雲”的距離。
在這朵“雲”的兩端,中拉技術人員、環保人士默默守護着拉美的瀕危動物,守護着萬千物種的家園。
齊拉姆國家自然保護區植被繁茂。“這裡是美洲虎的地盤。”齊拉姆社區領袖胡安·卡斯蒂略説。美洲虎,又稱美洲豹,是當地現存唯一的豹屬動物。當地居民一直將美洲虎視為他們的一分子。
這個保護區佔地690多平方公里,超過590種動植物在這片濕地繁衍生息。
然而,由於非法狩獵、無節制放牧和盜伐林木,加之氣候變化的影響,近年來齊拉姆保護區的生態系統迅速惡化,近80%的雨林遭受破壞,許多物種的棲息地急劇縮小。美洲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近危物種”。
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當地社區和環保人士希望了解美洲虎等受威脅動物的活動區域,在努力尋找它們的足跡。
在智利,人們同樣懷着急切心情尋找另一些瀕危動物的足跡。
智利的納韋爾武塔山脈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這裡有年齡高達2000多歲的南美杉,還有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達爾文狐。
智利環保組織“森林之道”創始人貝爾納多·雷耶斯介紹,達爾文狐被視為具有高生態保護價值的“傘形物種”,對它們的保護也有助於保護其他物種。
廣袤的森林中,無論是美洲虎還是達爾文狐,往往活動隱秘、蹤跡難覓,人們很難在自然狀態下見到它們。對於盜獵、盜伐行為也難以實時監控。
要在自然狀態下關注、守護瀕危動物,“科技守護自然”項目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
當地時間8月17日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華為墨西哥公共關係與對外溝通經理薩米拉·埃雷拉·佩雷斯和華為TECH4ALL數字包容項目辦公室的項目經理曾銘(屏幕居中)進行視頻連線。新華社發(弗朗西斯科·卡涅托攝)
在深圳,華為TECH4ALL數字包容項目辦公室的項目經理曾銘收到了項目部發來的視頻:一隻美洲虎正悠閒散步。她看了看表,撥通了華為墨西哥公共關係與對外溝通經理薩米拉·埃雷拉·佩雷斯的視頻電話。她們約好把“科技守護自然”項目下一階段的工作再梳理一遍。
2022年5月,墨西哥尤卡坦州政府與中國華為公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攜手在墨西哥開展一項名為“科技守護自然”的人工智能技術合作項目。項目在尤卡坦半島齊拉姆保護區通過“秘境之眼”相機,全天候不間斷採集保護區視頻數據,利用華為雲技術等,在雲端進行視頻AI分析,以此監測生物多樣性指標,並研究氣候變化等因素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這樣無需人員頻繁進入保護區,不會打擾保護區。”“科技守護自然”項目墨西哥協調員雷吉娜·塞韋拉説。工作人員會定期取回相機存儲卡,將圖片和視頻文件經由尤卡坦理工大學上傳至華為雲進行處理。
類似的中國雲技術,在智利、哥斯達黎加已應用多年。
8月18日,在中國深圳,華為TECH4ALL數字包容項目辦公室的項目經理曾銘和華為墨西哥公共關係與對外溝通經理薩米拉·埃雷拉·佩雷斯進行視頻連線。新華社發(程馳翔攝)
在智利,“科技守護自然”項目除了對達爾文狐等不同動物叫聲進行識別和研究,還能監測盜獵者的槍聲、盜伐林木者的卡車與電鋸聲,一旦識別會實時報警,將定位信息推送到當地護林員的手機,幫助他們快速到現場干預。
“我們為當地提供線上和線下培訓,這個解決方案幫助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曾銘説,使用相關技術處理上萬小時的音視頻,只需幾個小時便可截取所需內容,分析的平均正確率達96%。
“我們夢想畢生守護美洲虎,但也曾擔心,孩子們將來只能在照片上看到美洲虎。”齊拉姆社區居民奧梅利婭·特雷霍説,得益於“科技守護自然”項目,“夢想成真了”。
在墨西哥齊拉姆地區,自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項目共成功檢測到119個物種,包括5隻野生美洲虎個體,以及88種鳥類、22種哺乳動物、5種爬行動物和4種兩棲動物,其中34個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曾銘介紹,目前華為在全球4個大洲的46個保護區開展了“科技守護自然”項目,用數字技術保護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濕地和海洋等生態系統。她&&,希望能與更多夥伴攜手,“充分發揮技術的賦能作用,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科技守護自然”項目是中拉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組成部分,在眾多人心中種下對美好未來的希望。
“我希望30年或50年後,這片叢林還能像現在這樣,動物擁有這樣的棲息地,生命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延續、繁衍。我對未來充滿樂觀和希望。”塞韋拉説。(參與記者:朱雨博、王攀、梁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