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6/ 28 15:32:20
來源:新華網

日本欲放寬武器出口政策謀求軍事松綁

字體:

  新華社東京6月28日電(國際觀察)日本欲放寬武器出口政策謀求軍事松綁

  新華社記者沈紅輝

  由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明黨成立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修改工作聯合小組近日舉行非公開會議,大致敲定修改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根據修改計劃,日本現有“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及其解釋細則將出現大幅變化,甚至解除對殺傷性武器的出口限制。這一變化背後暗藏日本政府意欲突破戰後軍事限制的動機,將給地區和平與穩定帶來不穩定因素。

  2022年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首相官邸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華社發(Pool圖片,羅德裏戈·雷耶斯·馬林攝)

  醞釀大幅放寬

  據日本媒體報道,“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修改工作聯合小組在本月21日會議上敲定的修改方向包括:現行原則規定只能出于“有利于日本國家安保”目的出口武器,研討方案增加“援助被侵略國”目的;現行原則規定日本只能出口“救援”“運輸”等5種主要是後勤類型的武器,研討方案將增補“排雷”“訓練”等類型,或者直接廢除分類,全面解禁含殺傷性武器在內的武器出口;現行原則嚴禁將日本與他國聯合研發的裝備轉讓給第三方,研討方案提出放寬這一禁令。

  二戰後,日本出臺“武器出口三原則”,嚴禁武器出口。近年來,日本一再突破原有限制。2014年,前首相安倍晉三執政期間,出臺“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代替原有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大幅放寬了日本長達數十年對外輸出軍備和技術的限制。

  去年12月,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政府出臺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明確提出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及其細則,以進一步擴大武器出口。自民黨和公明黨今年4月成立相關聯合工作組,開展多輪密室磋商,最終形成上述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這一修改方案仍在研討中,但日本大幅放寬武器出口的政策趨向已確定。

  2014年8月24日,在日本東富士演習場,日本陸上自衛隊進行演練。新華社記者馬平攝

  謀求軍事松綁

  限制武器出口是日本和平憲法理念的核心政策原則。去年年底出臺的新版安保政策三文件完全拋棄“專守防衛”原則。此次的研討方案再度證實日本欲大幅突破戰後軍事禁忌。

  分析人士指出,擴大武器出口,是岸田政府實現所謂“軍事正常化”目標的重要工具。岸田政府創設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項目,其中包括今年安排約20億日元預算援助菲律賓等四國的軍事建設。而OSA要依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進行。大幅放寬三原則,將消除岸田政府實施OSA時所面臨的障礙。

  事實上,日本媒體曝光的與放寬武器出口有關的具體案例,都體現出日本政府強烈的軍事目的。例如解禁向“被侵略國”出口武器,就是考慮向烏克蘭出口殺傷性武器,通過擴大對烏援助換取北約“入亞”。

  此外,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放松武器裝備轉讓限制,提振本國軍工産業。由于出口限制,日本軍工産業無法享受國際軍工市場紅利,近年來陷入困境。日本已決定與英國和意大利聯合研發新一代戰機,放寬武器出口標準意在為這類項目服務。

  這是2015年3月31日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橫須賀基地拍攝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新華社記者劉天攝

  引發廣泛反對

  盡管“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修改工作聯合小組由自民黨和公明黨共同組成,但自民黨強推擴大武器出口,引發執政盟友公明黨擔憂。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表示,日本民眾不希望看到在日本制造的武器被用于戰鬥殺傷民眾,希望聯合工作組注意這種民意。

  日本社會中的反對聲音同樣很多。日本學習院大學教授青井未帆説,日本憲法放棄戰爭,奉行和平主義,日本民意絕不縱容日本制造的武器用于殺人。近來有人宣稱出口“殺傷性武器未被禁止”,這種説法能夠出現,是因為整個政策修改過程是未經國會審議的密室協商。這種靠耍小聰明修改解釋出口殺傷性武器的做法,斷然不可接受。

  日本《朝日新聞》在社論中指出,如果提供殺傷性武器,不僅違背和平主義原則,更會産生廣泛影響,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日本共産黨機關報《赤旗》評論稱,推進、擴大武器出口是岸田政府打造軍事國家的一環,不能允許這一危險圖謀得逞。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97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