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26日發表電視講話,對私營軍事實體瓦格納組織人員去向做出安排,同時批評一些國家希望俄羅斯出現“自相殘殺”的想法是“打錯算盤”。
按照普京的説法,瓦格納大多數戰士和指揮官都是“愛國者”,俄羅斯全社會的團結表明,任何製造內部動蕩的企圖註定失敗。
點名俄羅斯“敵人”
普京電視講話時長大約5分鐘,講話中沒有提及瓦格納組織創始人葉夫根尼·普裏戈任。
瓦格納組織23日深夜涉嫌煽動叛亂,導致俄國內局勢緊張。24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宣布對普裏戈任刑事立案,首都莫斯科等多地實施“反恐”措施。當晚,普裏戈任接受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建議,瓦格納成員停止在俄境內行進並調頭返回野戰營地,24日深夜完全離開俄南部軍區總部所在區域。這場危機最終在不到24小時內化解。
普京在最新講話中強調,他從事件一開始就作出了“一切必要決定”,“武裝叛亂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被平息”。他批評“組織叛亂的人”背叛了國家和人民,也背叛和欺騙了那些被拉進叛亂中的人。
6月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首都莫斯科發表電視講話。新華社/塔斯社
“這正是俄羅斯的敵人……想要的結果——俄羅斯軍人自相殘殺。”在講話中,普京點名的“敵人”包括“基輔的新納粹分子”及其“西方贊助人”,以及俄羅斯的“各類叛國者”。
按照普京的説法,上述敵人希望俄羅斯“最終失敗”,俄羅斯社會“分裂”及“內鬥”,但他們“打錯了算盤”。
普京還披露,他針對瓦格納事件採取的措施旨在避免大規模流血衝突,同時給那些“犯錯誤的人”時間來重新思考。
另外,普京在講話中首次披露這一事件導致俄軍飛行員陣亡,他感謝了這些飛行員的“勇氣和自我犧牲”。不過,普京沒有披露飛行員傷亡的具體人數及更多細節。
6月26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人們在紅場附近游覽。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傳遞“團結”信號
普京在講話中強調,全體俄羅斯公民展現出的“團結和愛國主義精神”表明,“任何脅迫、製造內部動蕩的企圖都註定失敗”。
普京將瓦格納的大多數戰士和指揮官稱為“俄羅斯愛國者”,説他們“忠於自己的人民和國家”,並在戰場上證明了這一點。同時,他感謝瓦格納的戰士和指揮官作出正確決定,沒有手足相殘,“守住了底線”。
至於參與事件的人員安排,普京宣布上述人員可以與俄國防部或其他強力機構簽訂合同,繼續為國家服務;也可以回到家人和朋友身邊。如果願意,也可以去白俄羅斯。
普京同時感謝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為緩和局勢所作努力和貢獻。
2022年4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右)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俄遠東地區東方航天發射場交談。新華社/衛星社
白俄羅斯方面24日晚通報各方達成“不允許在俄領土上發動血腥屠殺”的共識後,俄方宣布將撤銷對普裏戈任的刑事立案,同時保證他能夠前往白俄羅斯。
多家媒體報道,目前尚不清楚普裏戈任身在何處。他26日在社交媒體發布一段長達11分鐘的音頻,再次強調此次事件的目的是“抗議”,不是推翻政府。
另外,據克裏姆林宮通報,發表完電視講話後,普京與國防及安全部門8名高級官員召開會議,感謝他們為確保國家安全所作工作。與會人員包括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
普裏戈任先前多次“聲討”紹伊古和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瓦列裏·格拉西莫夫,聲稱兩人下令打擊瓦格納武裝人員營地並造成人員傷亡,而且“剋扣”應發給這一組織的彈藥。瓦格納成員向莫斯科行進的目標就包括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
26日,俄國防部發布視頻及消息説,紹伊古乘機前往西部集團軍某前線指揮所視察。不過,俄國防部沒有説明紹伊古此行的具體時間。
2022年5月9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圖為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前)與俄聯邦武裝力量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柳科夫檢閱部隊。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西方極力“撇清”
針對西方國家在瓦格納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俄外交部長謝爾蓋·拉伕羅夫26日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披露,俄方正在調查西方情報部門是否參與這一事件。
美國《華盛頓郵報》24日援引美方官員的話報道,早在6月中旬,美情報機構已根據所獲情報,判斷普裏戈任計劃對俄國防部門採取軍事行動。上述情況已向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及國會領導人通報。
拉伕羅夫26日説,美方早就知道即將發生叛亂,但決定不告訴任何人,“這顯然是希望叛亂能夠成功”。
不過,西方多名官員已否認參與瓦格納事件。據拉伕羅夫披露,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琳恩·特雷西已向俄方&&,這一事件是俄羅斯內政,美方與此無關。
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首都華盛頓白宮出席活動。新華社發(亞倫攝)
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26日在白宮説,這一事件是“俄羅斯內部鬥爭”,他已在電話會議上與美國的主要盟友討論過相關問題。“我們明確&&,我們沒有參與其中,我們與此事毫無關係。”
拜登還説,目前美方尚無法就俄國內局勢走向得出確定性結論,但美國及其盟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同樣強調,瓦格納事件是“俄羅斯內部事務”。(鄭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