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19 16:07:43
來源:“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G7這十大真相,顛覆你的認知

字體:

  七國集團(G7)峰會19日在日本廣島開始舉行。從日本媒體最近披露的信息來看,美國企圖利用此次G7峰會糾集盟友進一步削弱俄羅斯並遏制中國。

  G7到底是什麼,成立以來有什麼變化,口碑和形象如何?一起來看關於G7的十個真相。

  01 G7不是國際組織

  根據G7一些成員國政府網站上的介紹,G7並非真正的國際組織,而是一個非正式論壇,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高級官員可以在其中討論全球經濟和外交政策問題。這裡的七國,指的是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

  02 G7前身,誕生在圖書館

  1973年,時任美國財長喬治·舒爾茨邀請聯邦德國(西德)、法國和英國財長舉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地點設在美國白宮內的圖書館,該團體因此得名“圖書館小組”,被視為G7的前身。日本在同年加入,“五國集團”誕生。

  1975年,美國、西德、法國、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六國領導人在巴黎市郊朗布依埃城堡舉辦峰會,這是G6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峰會。1976年,加拿大入夥,至此G7“合體“完畢。

  03 不在七國之列的G7成員

  歐盟屬於G7成員,但因為它是一個超國家組織而非主權國家,不在七國之列,也被稱為G7第八個成員。歐盟享受其他G7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但不能成為輪值主席,不主辦峰會。

  1977年,受主辦國英國之邀,時任歐共體(歐盟前身)委員會主席、英國人羅伊·詹金斯,首次出席G7峰會。如今,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領導人一般同時出席G7峰會。

  04 短命的G8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西方經歷了短暫蜜月期。1998年,俄羅斯正式加入七國集團,七國集團成為八國集團。

  2014年,受烏克蘭危機和克裏米亞事件影響,本應在索契主辦G8峰會的俄羅斯被其他七國宣布暫停成員資格,七國還破例將峰會改在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並威脅對俄制裁。

  俄羅斯被踢出八國集團後,俄外長拉伕羅夫曾&&,俄羅斯不需要重返G7,俄羅斯在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國際組織中運作良好。

  05 “富人俱樂部”實力不復當年

  G7成立之初,囊括了西方最主要的發達經濟體,是名副其實的“富人俱樂部”。然而,隨着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實力日益增強,G7的壓倒性優勢正在消失。

  G7的GDP總量在上世紀70年代佔全球經濟的60%以上,而據IMF估計,這一比例今年將降至30%。另有數據顯示,基於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國家的GDP總量已經超過G7。世界銀行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G7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為25.7%,而中國為38.6%。

  06 “G7已死,G20當立”

  在世紀之交,G7開始意識到,世界上很多問題的解決都無法繞開廣大發展中國家。在1999年的G7峰會上,G7與包括中國在內的13個主要經濟體組建了一個新的對話&&,即G20。

  自2008年起,G20從財長會議升級為領導人峰會。近年來,隨着世界力量格局的變化,不斷有聲音指出,G7業已過時,應由G20取而代之。巴西總統盧拉曾&&,G20應該成為決定全球經濟事務的主要論壇,而不應該由少數發達國家組成的G7壟斷這一話題。

  07 反G7的G7領導人

  G7內部並非從來一團和氣,勾心鬥角時有發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期,G7裂痕明顯。特朗普大搞“美國優先”,對盟友加徵關稅、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伊朗核問題協議等做法,導致美國和G7小夥伴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於是便有了2018年G7峰會期間“一對六”的“傳世名照”。

  2019年,特朗普提出讓俄羅斯重返G7,遭到盟友反對和俄方拒絕。2020年,特朗普又直言,G7不能恰當地反映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一個非常“過時”的集團。

  08 美國維護霸權的工具

  雖然特朗普認為盟友都在佔美國便宜,看不上G7,但拜登政府很重視G7這個工具,企圖將G7打造成遏制中俄、維護美國霸權的“小圈子”。近年來,在美國主導下,G7插手烏克蘭危機、朝核等國際熱點問題,對他國事務指手畫腳,愈發橫行霸道。

  當美國無法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制裁相關國家時,便操縱G7拼湊單邊制裁網絡,試圖逼俄羅斯等國“就範”。

  俄烏衝突以來,G7成為美國與盟友商討對俄制裁的重要&&,G7所有成員國都參與了對俄制裁。但正如法國前總理菲永日前所説,“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案例表明,一個重要國家因為遭受經濟制裁而低頭”,單邊制裁“對我們經濟的災難性影響,甚至不亞於對對方經濟的影響”。

  此次廣島峰會,美國企圖操縱G7加碼對俄制裁,反制所謂中國“經濟脅迫”。

  09 民眾抗議成“保留節目”

  歷屆G7峰會,既是西方國家干涉全球事務的議事廳,也往往被各方抗議者用作“擴音器”,游行示威已成家常便飯。

  2001年意大利熱那亞峰會期間,有20萬人參加了抗議活動,並與警方發生衝突。1名23歲青年在遭警方槍擊和警車兩次碾壓後身亡,另有數百人受傷,一些抗議者稱遭警方虐待。

  本次峰會前夕,日本民眾已在廣島多次集會,強烈反對G7。集會方指出,G7廣島峰會“打着‘自由民主’旗號,行‘軍事同盟’之實”,此次峰會的實質,就是“(G7)成員國中的大國強制要求他國聽命於自己主張的會議”。

  10 G7峰會,開始“坐北朝南”

  回顧歷次G7峰會,不僅有G7國家首腦到場,也多次有其他國家受邀,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近年來,西方大肆炒作所謂“全球南方”概念,表面上重視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集體崛起,實則圖謀離間發展中國家與中俄等西方認定的“對手”,拉攏發展中國家為己所用。

  此次G7廣島峰會,就邀請了巴西、科摩羅(非盟輪值主席國)、印度、印尼(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等“全球南方”國家前來“幫襯”。

  然而多數發展中國家對美西方國家口惠而實不至、附加各種條件的“援助”“合作”早有清醒認識,拒絕選邊站隊當棋子。印尼總統佐科曾&&,西方對俄制裁為他國敲響警鐘,擺脫對西方依賴才是明智之舉。

  (讀懂世界大事,請關注“伍之管見”微信公眾號。)

【糾錯】 【責任編輯:劉鐘靈 謝艷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189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