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9/ 03 17:32:29
來源:新華社

全球連線 | 中國“番茄小鎮”裏的“西班牙味道”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在西班牙農業重鎮阿爾梅裏亞,農業專家弗朗西斯科·加西亞早晨醒來會習慣性撥通中國同事的視頻電話。

  “夏天每次施肥7至9分鐘,從早上7點開始,這樣能積攢足夠水分。”加西亞細緻地講解技術步驟。讓這位西班牙農業專家牽掛的,是坐落在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的一座“番茄小鎮”。

來自西班牙的味道

  “番茄小鎮”2017年建立,不僅有來自西班牙的全套溫室設備、多樣的番茄品種,還有外國專家技術指導,這些都為黃土高原上的這個“小鎮”增添了濃濃的“西班牙味道”。

  “番茄小鎮”種植的番茄品種來自歐洲,梅裏亞番茄、拉伕公牛番茄、太陽番茄等從西班牙進口,成串的梅裏亞番茄尤其受到市場歡迎。

  “我們在那裏種了很多阿爾梅裏亞的番茄品種,”加西亞介紹,團隊從最初的40多個品種中,不斷培育、精選出最能適應中國環境、適合在中國銷售的番茄。

  “最後,我們確定了一種圓圓的、甜甜的櫻桃番茄,因為中國餐飲文化喜歡味道濃郁的甜番茄,”已經做了4年多技術指導的加西亞説。

技術支持中西結合

  “番茄小鎮”不僅有西班牙專家指導,也得到大量中方人員的技術支持。“番茄小鎮”和西班牙的氣候條件相差較大,種植技術需要中國農業專家的針對性調整。

  “西班牙是地中海氣候,冬季溫暖濕潤,適宜越冬生産。而黃土高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是夏季生産,需要配套完善的植保措施,起到防病防蟲的效果。”作為本土技術指導的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孫勝説。

  園區內,番茄生産自動化數控育苗系統給幼苗提供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遮陽幕布系統則根據天氣情況動態調節棚內光照、溫度,最大限度創造番茄生長的有利環境。

  將西班牙技術中國化,因地制宜打造現代化農業園區,拓展番茄種植鏈條,是中國專家團隊的努力方向。經過幾年交流合作,中國專家承擔的角色逐漸從“輔助”轉向“主導”。

家門口穩穩的幸福

  智能控制玻璃溫室內,一串串番茄像小燈籠一樣懸挂在綠色藤蔓上,色澤紅潤、晶瑩剔透。在栽培架中間的過道裏,工人們乘坐升降車有序地疏果、管護、採摘。

  “番茄小鎮”由山西田森杜氏番茄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公司總經理高瑞利介紹説,“番茄小鎮”為周邊農戶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當地流轉農戶建設了15萬平方米的智能控制玻璃溫室,突破傳統農業季節性限制,每平方米番茄産量可達15公斤。

  53歲的農戶趙臘仙已經來園區工作3年多。她説,“番茄小鎮”工作環境好,自己一年至少能收入5萬元。去年,趙臘仙一家搬進距離園區只有幾十米遠的二層新居,“工作穩定離家近,很滿足”。

  山西田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寅午&&,“番茄小鎮”不僅提高了農戶收入,而且促進了農業生産技術。

  如今,除了生産、銷售鮮果,“番茄小鎮”新建番茄汁加工生産線,延伸番茄産業鏈,提高附加值,未來還規劃建設番茄文化博覽館等項目,拓展商務、研學、培訓等文旅體驗活動,形成一二三産業聯動融合發展。

  據加西亞介紹,“番茄小鎮”投入生産以來,連續數年獲得全球良好農業規範認證,番茄品質已達歐洲農産品出口標準。“期待中國‘番茄小鎮’的番茄能夠出口到更多國家,相信未來中國和西班牙乃至歐洲能有更多合作項目。”加西亞説。(記者:王皓、原勳、孟鼎博;剪輯:麻明磊;編輯:陳瑤、張代蕾)

  新華社國際部 山西分社聯合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余申芳 】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12897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