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林亞立和委內瑞拉人彭富海都在委內瑞拉長大,但互不相識。差不多17年前,他們在一個音樂項目相識,共同學習。
2007年,林亞立到德國深造,彭富海留在委內瑞拉的交響樂團,隨後又到秘魯從事音樂工作,兩人的&&一度中斷。
2018年底,他們在蘇州交響樂團重逢。“這麼多年後還能再見,而且在同一個樂團、同一個樂器部門工作,真是太巧了。”彭富海説。
“大約4年半前,我得知蘇州交響樂團招聘圓號樂手,就去應聘,成為圓號首席。隨後,通過一個德國朋友和彭富海取得&&,告訴他這裡有工作機會。”林亞立回憶。
得知消息的彭富海很意外,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將自己的演奏視頻寄給蘇州交響樂團,很快就收到面試通知。2018年底,彭富海成功入職蘇州交響樂團。
回憶曾經共同學習的時光,兩人坦言最開始都是被“安排”學習圓號,但在老師指導下,逐漸感受到了圓號的魅力,一起排練也讓之間的友誼不斷昇華。
“他比我大幾歲,非常照顧我,就像我的哥哥。”林亞立説。
在中國,兩人的情誼再次“升溫”。“我以前從未到過亞洲,他幫我適應這裡的文化、語言和樂團。”彭富海説。
林亞立則十分感謝彭富海和其他樂手的協助,從而將更好的音樂呈現給大家,“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一個人很難堅持這麼久”。
蘇州交響樂團成立於2016年,“年輕”且國際化,60%以上的樂手都是外籍,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
在林亞立看來,這裡,樂手年輕而才華橫溢,整體氛圍融洽開放,工作機制相對靈活,給樂手提供了發揮才能的舞&。彭富海認為,樂團的國際化有助於樂手了解各國古典音樂發展,切磋演奏技巧。
兩人非常高興看到交響樂在中國正吸引着越來越多年輕聽眾:“音樂是聯通人與人的方式之一。在樂團,無論説什麼語言,我們都可以通過音樂溝通。”
統籌:張展鵬、王東明
記者:夏鵬、陸華東、朱筱
報道員:魏可欣、蔣文龍
編輯:王東明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江蘇分社
聯合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