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 22 16:50:35
來源:新華網

縱論天下|黑奴解放日上黑人被槍殺 種族歧視頑疾難除

字體:

  6月19日是美國黑奴解放日,當晚首都華盛頓一處商業區舉行了露天音樂節。“砰!砰!砰!”突然傳來槍響,人們驚聲尖叫,四散奔逃。據警方事後通報,槍擊事件中1人遇害,3人受傷。遇害的黑人少年蔡斯·洛倫佐·普爾年僅15歲,家住附近。

  這本來是非洲裔美國人的傳統節日,暴力事件卻再次給他們帶來悲痛,也給黑奴解放日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黑奴解放日名不副實

  黑奴解放日在美國又被稱為解放日或自由日。1865年6月19日,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最後一批黑奴擺脫奴隸身份獲得自由,這一天因而被視為標誌美國奴隸制最後終結的日子。非洲裔美國人從19世紀末就開始慶祝這一節日,但直到去年才由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成為聯邦假日。

  不過,這一美國的全國假日卻處處充滿諷刺。比如,對于誰能真正享受這一假日的問題,不少美國人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討論。一位叫米徹姆的黑人就認為,在美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那些低收入的黑人可能根本無法休假,他們不得不在這一天上班,為那些帶薪休假的白人服務。

  而就在黑奴解放日的起源地得克薩斯州,卻于去年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學校的教師們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種族問題”,這讓老師們對如何解釋這個假日都面臨困擾。美國大學教育學院的一名兼職講師説:“一方面我們得(向學生)介紹這是一個假日,但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被允許介紹這個假日的細節,這是相互矛盾的。”

  此外,更多的美國人則在社交媒體上指出,國會議員們對將黑奴解放日定為聯邦假日持壓倒性支援態度,卻在消除種族歧視和不公正的真正問題上停滯不前,這很諷刺。

非洲裔美國人仍被暴力針對

  從非洲裔美國人的紀念日變為聯邦假日,這顯然與從2020年5月開始在全美爆發的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的抗議活動“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有關。

  2020年5月29日,在美國紐約,抗議者與警察對峙。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和暴力依然大量存在,僅僅一個假日很難改變什麼。

  就在大約一個月前的5月14日,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一家超市發生大規模槍擊案,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槍手為白人,死者均為非洲裔。紐約州州長凱茜·霍楚爾將這一悲劇描述為“可怕的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槍擊事件”。

  這是5月14日在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拍攝的發生槍擊案的超市。 新華社發(張傑攝)

  其中一名槍擊案傷者的母親埃弗哈特在聽證會上説,美國種族歧視歷史由來已久,標榜“自由”“平等”只是自欺欺人。“美國在本質上就是暴力的(國家),我們就是這樣的國家,美國就是建立在暴力、仇恨和種族主義之上的。”

  埃弗哈特的控訴一針見血。在美國,種族主義是全面性、係統性、持續性的存在。有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警察共槍殺1127人,非洲裔被警察殺死的概率是白人的3倍。2013年至2020年,約98%的涉案警察未被指控犯罪,被定罪的警察更是少之又少。

種族歧視深入美國社會肌理

  除了被暴力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經濟狀況也堪憂。《紐約時報》指出,如今,大多數非洲裔美國人仍然很窮。根據美聯儲的一項調查,2019 年黑人家庭的財富中位數僅為24,100 美元,而白人家庭的財富中位數為142,500 美元。

  一名來自華盛頓的教育工作者凱文·布蘭克在參加今年的黑奴解放日時説:“1865年的時候,奴隸制就被認為終結了。但是今天種族主義問題仍然存在,種族主義在這個國家根深蒂固,所以我們仍面臨著掙扎、鬥爭,這對我們來説是不公平的。”

  面對深入美國社會肌理的種族歧視頑疾,黑奴解放日被定為聯邦假日顯然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安撫,象徵意義遠超實際意義。槍支暴力、貧富差距仍在非洲裔美國人身上得到更多體現,在教育、就業等重要領域的資源分配不平等依舊顯著,實質性的改變遠未到來。對于當今美國來説,只有卸下“人權衛士”的假面,直面自己積重難返的人權狀況,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策劃:劉加文

執行策劃:楊定都

統籌:畢秋蘭 劉小軍

編輯:吳軼楠

校對:薛筆犁

 

新華網海外傳播中心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何媛 張若晨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