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 15 18:43:16
來源:新華網

熱點問答:三問“莫斯科”號巡洋艦沉沒

字體: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熱點問答:三問“莫斯科”號巡洋艦沉沒

  新華社記者胡若愚

  俄羅斯國防部14日説,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起火並導致艦上彈藥爆炸,該艦嚴重受損,在被拖曳回港的過程中失去穩定性,在風浪中沉沒。烏克蘭地方政府官員13日則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烏邊防部隊當天用巡航導彈重創了“莫斯科”號巡洋艦。

  這艘俄海軍主力戰艦究竟是失火,還是如烏克蘭方面所稱遭烏軍反艦導彈重創?旗艦沉沒暴露俄軍哪些問題?會對俄烏戰局産生什麼影響?

  這是2015年12月17日在敘利亞拉塔基亞省塔爾圖斯港附近拍攝的“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新華社記者張繼業攝)

  遭導彈擊中還是起火爆炸

  俄羅斯軍方的説法是“莫斯科”號巡洋艦失火導致彈藥庫殉爆,這與烏方説法存異。

  烏克蘭敖德薩州州長馬爾琴科13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駐守蛇島的烏邊防部隊當天用“海王星”巡航導彈重創了行駛在附近水域的“莫斯科”號巡洋艦。

  “海王星”是烏克蘭在蘇聯“天王星”艦對艦導彈基礎上研發的地對艦亞音速導彈,戰鬥部重150公斤,射程280公里,最低掠海飛行高度約3米,具備一定突防能力。按照烏方説法,這是“海王星”首次用於實戰。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説,“莫斯科”號發生爆炸時位於距離敖德薩港口大約110公里的外海。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軍事專家楊震認為,烏方説法存在一些疑點:一是宣稱導彈擊沉巡洋艦的是地方行政官員而非軍方;二是烏軍尚未出具可信的戰報或“海王星”導彈發射證據;三是“海王星”發射車車體較大,如何機動到發射陣位而不被俄軍發現並摧毀,也存在疑問。

  楊震説,不能排除“莫斯科”號沉沒是自身起火爆炸所致。由於各種因素,在戰時發生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是2015年12月17日在敘利亞拉塔基亞省塔爾圖斯港附近拍攝的“莫斯科”號巡洋艦“AK-130”多用途雙管艦炮和“堡壘”導彈發射裝置。(新華社記者張繼業攝)

  主力艦沉沒暴露俄軍哪些問題

  “莫斯科”號是蘇聯海軍“光榮”級導彈巡洋艦首艦,排水量1.25萬噸,配備16枚“玄武岩”重型反艦導彈及防空和反潛武器,1976年開工建造,1983年服役,命名為“光榮”號,2000年更名“莫斯科”號。

  據楊震介紹,“光榮”級是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國家海上威力論”的産物,主要作戰使命是在公海和大洋掩護蘇軍彈道導彈核潛艇,進行反艦作戰並截斷美歐之間的大西洋交通,屬於遠洋作戰艦艇。優點是火力強大、巡航能力強,是典型的機械化戰爭時代海軍主戰&&。

  然而,隨着戰爭技術形態從機械化進入信息化,“光榮”級開始落後於時代,在高烈度的信息化海戰場上,其防空能力不全面、信息化程度不高且自動化程度低的缺點凸顯,隱身能力弱亦是其軟肋。

  楊震分析説,如果是導彈命中,説明“莫斯科”號防禦低、慢、小目標的能力不足,海洋態勢感知能力偏弱;如果是火災,説明其保障艦船生命力的損害管制能力不強。從這次沉沒事件看,俄軍的損管物資準備和應急預案等方面存在缺陷。

  這是2015年12月17日在敘利亞拉塔基亞省塔爾圖斯港附近拍攝的“莫斯科”號巡洋艦。(新華社記者張繼業攝)

  旗艦沉沒是否會影響戰局

  專家認為,由於此次俄烏衝突以陸戰為主,“莫斯科”號沉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鼓勵烏軍士氣,卻不大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戰場進程。俄軍即將佔領亞速海戰略重鎮馬裏烏波爾。五角大樓估計,俄海軍在黑海和亞速海有數十艘艦艇,烏克蘭難以扭轉俄方海上優勢。

  楊震認為,“莫斯科”號是俄軍在黑海對抗北約艦船的主力戰艦,其沉沒意味着北約對俄羅斯的海空優勢更加明顯,而黑海艦隊進一步向“空潛快”艦隊退化,即只能依託航空兵、潛艇、機動性強的小型艦艇進行近岸防禦作戰。

  楊震預計,接下來,俄軍將加大對頓巴斯地區烏軍的攻勢,加強火力覆蓋,盡可能多地殲滅烏軍有生力量,以鎖定戰局趨勢。(參與記者:李奧、李東旭、李銘)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60112856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