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社微電影戲倣007,網友大呼“有諜戰片內味了”
《0.07:無暇笑死》巧用幽默手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力有效回擊西方無理攻擊
國社,戲倣,007,微電影?這幾個關鍵詞串聯起來能是什麼意思?國社拍了一部戲倣007的微電影?
猜得沒錯!新華社微電影《0.07:無暇笑死》在海外社交媒體&&和國內新媒體端口播發後,不但收穫網友的大量笑聲和掌聲,更是被上百家境外媒體轉發、報道,甚至還“逗”出了007的“老闆”——英國軍情六處負責人理查德·摩爾在推特上轉發並評論。
國社這部火出圈的微電影,到底是怎麼個情況?這就説道説道。
戲倣大片?沒什麼不可以
2021年11月底,理查德·摩爾在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首次公開發表演講,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還將中國、俄羅斯、伊朗與“恐怖主義”並列為英國面臨的“四大威脅”,並稱應對中國是軍情六處“最大的單一優先要務”。
西方情報界大佬主動現身還大放厥詞,國社對外報道的主力軍豈能“放過”?新華社國際新聞編輯部領導點題,鄭錦強工作室接下選題,主創們頭腦風暴,腦洞大開:軍情六處,那不是007特工效力的機構嗎?軍情六處負責人,那不就是007大片裏詹姆斯·邦德的老闆M?
代號007的英國軍情六處特工詹姆斯·邦德可是西方電影史上最成功的IP之一,以他為主角的間諜大片拍了幾十部,最近一部007電影《無暇赴死》不久前在各大院線放映。他有動作大片,我有諷刺小片,越是大牌IP,就越有人戲倣,可以用虛構的劇情加硬核的事實反擊摩爾的謬論。
話雖如此,戲倣院線放映的好萊塢大片,並且是一個有着幾十年歷史的成功大IP,我們真的可以嗎?用寫消息的筆去寫劇本,新聞主播變身劇情片演員,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從傳統通訊社向新型全媒體機構轉型,挑戰激發出小夥伴們的創作欲——先買票走進電影院,把《無暇赴死》看了一遍,回家又把幾部經典的007老片拿出來復習了一下,這些年看過的那些英劇美劇脫口秀一一浮現在腦海……
寶藏團隊,發揮各自所長
與007大片不能比的是,國社的微電影沒有明星,從編劇、演員到導演、後期,主創人員都是國際部的編輯記者。他們身兼數職,既是編劇也是主演,既做導演也改劇本。
男一號,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讓人印象深刻,不動聲色的冷面英式幽默是他一直在刻意研究和模仿的風格。照着這個風格,他搭起了劇本的最初框架。
另一位劇本主要寫手長期從事國際英文評論的寫作,還曾常駐美國。浸淫國際新聞報道多年,她貢獻了劇本中許多吐槽英美的段子,槽點找得穩準狠。
年輕的女一號是入社僅半年的新人,但大方穩重,表演松弛,毫不怯場。鏡頭之外,調研找材料也是一把好手。
外籍導演Michael貢獻了ExSQUEEZE me(Excuse me)等美國流行文化梗,讓對話更加地道,同時他對微電影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功不可沒。他堅持將影片開頭的外景放在城堡,為此帶領整個拍攝團隊驅車數十公里前往郊區,為了最後成片中30秒的鏡頭,全組人在寒風中拍攝了一整天。他對兩位主演的形體、動作進行了精心設計,同時對攝像機機位、後期製作提出很高要求。他特地花一整天時間,與後期調色師坐在一起,一幀一幀地把作品色調調整到滿意。也得益於此,雖然沒有大片的預算,微電影也拍出了大片的質感。
調侃英美?笑點密集上線
編劇們首先為軍情六處的兩名特工起了“好”代號和“好”名字:特工0.07比007多了個小數點,小了100倍,名字從詹姆斯·邦德變成了詹姆斯·胖德;美女特工006也降格為0.06,她的名字Black Window參照的是漫威電影裏的黑寡婦Black Widow,可惜這位特工本領也只能當得起她的名字“黑瓜婦”,“瓜”在方言裏的意思,不用解釋了吧?
一上來,黑瓜婦就“寒磣”胖德窮得叮噹響,房子、票子要啥沒啥,胖德狡辯説不置産業是因為高級特工要保持低調,沒想到黑瓜婦告訴他,英國層級最高的特工、他們的老闆M一點兒不低調,不但公開發表演講,還把情報機構的最高目標公之於眾。胖德以為,這最高目標得是俄羅斯,要不就是斯諾登,或者阿桑奇,結果黑瓜婦告訴他,M演講中説中國是軍情六處“唯一優先事項”,還拿着文件一一列舉中國的“斑斑劣跡”,越説越離譜,直説到中國每年拍700部英語電影洗腦全世界,兩人才驚覺不對勁,黑瓜婦這才發現是拿錯了劇本,把美國幹的“好事”都安在了中國頭上。兩個人一合計,覺得還是老闆厲害,用無中生有的中國“債務陷阱”“數據陷阱”嚇唬老百姓,明年的大筆預算是妥妥的了。
話到此處,兩名英國特工與美國CIA“戰友”的電話會議時間到了。美國人一上來就警告胖德不要買華為手機,胖德剛納悶自己想買華為手機的打算CIA是怎麼知道的,眼珠一轉立即明白了——一定是自己受到了CIA的監聽。美國人倒是不以為忤,承認得很乾脆,畢竟就連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美國人監聽起來也無所顧忌。CIA特工以華為手機存在“後門”為由,警告胖德不要購買華為,卻被黑瓜婦指出,要是真能找出華為“後門”的實證,美國人老早就下狠手了,才不會只是打打嘴炮。影片最後高能反轉,黑瓜婦敏銳地發現CIA特工變成了一口英式口音,追問緣故,美國人坦然承認:我剛接受任務,要來監視你們大不列顛。
極度舒適——網友解梗過癮
1月4日,新華社國際部將微電影首發在海外社交媒體推特、臉書、優兔三個&&上,作品令海外網友耳目一新,總瀏覽量達到80萬。而且,作品還很快吸引到主流媒體的視線。英國的《獨立報》《每日郵報》等媒體迅速對其進行報道,法新社、德國之聲、荷蘭廣播公司等歐洲媒體也相繼跟上。
作品上線一天后,微電影揶揄的對象理查德·摩爾本尊下場互動,他不但在自己的推特賬號上轉發了微電影,還加了一句酸溜溜的評論,感謝新華社給他的演講“免費宣傳”,並附上了演講完整視頻的鏈結。微電影主創團隊也不含糊,套用摩爾的句式,在他的推特下回復,感謝他提供“免費笑料”。摩爾本人下場互動,不僅為微電影又帶來一波流量,更引得《泰晤士報》、ITV、福克斯電視台等媒體跟進報道,在英國引起轟動效應。超過百家境外媒體進行了報道,不少媒體還將視頻貼在自家網站上播放。《泰晤士報》用半個版面刊登視頻截圖,還因未經授權使用視頻截圖而被新華社追繳了費用。
此後,新華社又以《國社微電影戲倣007,軍情六處掌門人繃不住了》為題,將微電影和海外受歡迎情況介紹給國內受眾,引發國內媒體和網友大量轉發和討論,成為爆款産品,登上微博熱搜榜、要聞榜。在微博評論區和B站彈幕上,網友們的解梗評論讓主創們感到“極度舒適”。網友注意到,電影中用畫面色彩表達觀點,在彈幕上驚呼“這不就是BBC同款陰間濾鏡”,室內部分光線昏暗,油畫質感十足,網友大呼“有諜戰片內味了”。
網友們還順利接住了微電影密集拋出的一個個國際政治“包袱”——“棱鏡門”、阿桑奇案、華為案、“債務陷阱”、英美千瘡百孔的跨大西洋特殊關係……網友們看出了電影開頭“英國特工即將赴美公幹”和片尾“美國間諜被派監視英國”這二者間的呼應關係,看出了英國特工抱怨經費捉襟見肘和後面調侃摩爾反華私心之間的承接關係,看出了特工0.06拿錯劇本,把美國的醜事扣在中國頭上,是在致敬美國脫口秀演員Lee Camp。
國社微電影實實在在地火了,不但國內網友紛紛點讚,海外網友也不吝溢美之詞。“太搞笑了!中國擁抱西式幽默!比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個好辦法,幹得漂亮!”“有BBC風格的優秀喜劇片!”“比007電影還好看!”在優兔&&,這樣的好評佔據了評論區的壓倒性多數。
一部微電影的出圈有很多值得總結之處:西方文化元素的大量使用,拉近了作品與目標受眾之間的距離,讓觀眾理解作品中的硬核觀點不再困難。埋梗的做法還增強了作品的社交屬性,很多網友找梗樂此不疲。巧用幽默的手段增強作品的娛樂性是消解意識形態壁壘、消除刻板印象的有效做法。畢竟,“when people laugh with you, they cannot argue with you(若人們和你一起開懷大笑,他們就不能和你針鋒相對)”。(記者徐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