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2/ 09 00:08:46
來源:新華網

通訊:莫斯科地鐵的“中國印記”——中企在俄承建首個地鐵項目迎來開通儀式

字體:

  新華社莫斯科12月8日電 通訊:莫斯科地鐵的“中國印記”——中企在俄承建首個地鐵項目迎來開通儀式

  新華社記者李奧 白雪騏 陳嬙

  7日,由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承建的首個地鐵項目——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項目迎來開通儀式。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以視頻連線形式出席儀式,宣布第三換乘環線10個車站開通。

  2017年,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首次獲得莫斯科地鐵建設合同,承建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項目,其中包含3個車站的主體結構施工和4個盾構區間、9條隧道的施工,施工線路全長5.4公里。

  項目經理薛立強對記者説:“我今天的心情有些激動,首先為我們中國鐵建承建這樣重大的項目感到自豪,其次為我們整個管理團隊順利完成任務感到驕傲。”

  回顧這一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國鐵建自主研發的5&盾構機曾多次獲得莫斯科工程院和俄方工作人員高度評價,一致認為中國設備性能優異,掘進速度快,工作質量高。

  據介紹,這5&盾構機是根據俄羅斯冬季嚴寒施工工期長的特點有針對性設計的,其主驅動、液壓泵站、變頻器及其他輔助加熱系統可耐零下30攝氏度低溫,成功應對了極寒施工環境,保障了冬季施工連續性。

  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項目總機械師康斯坦丁·奧爾洛夫&&,中國鐵建自主研發的盾構機完全適應在俄隧道掘進工作。中國在這個研發領域具有自身特點,能夠生産高質量的盾構設備。

(國際)(1)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12月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名小朋友手持印有米丘林大街站照片的地鐵票留影。新華社發(葉甫蓋尼·西尼岑 攝)

  納扎羅夫是中國鐵建俄方員工,學習中文多年。他&&:“我在中國鐵建工作的感覺很好,與中國同事合作密切。”

  莫斯科市政府&&,項目中的米丘林大街站採用“中國風”建築風格,這是為了表達對中方承建工作的感謝。“這座地鐵站確實與眾不同,非常漂亮。”米丘林工區俄方工區長鐵木爾對地鐵站的建築風格大為稱讚。

  據悉,莫斯科西南部人口密度高、交通壓力大。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項目投入使用後會與莫斯科地鐵其他線路形成換乘,將極大方便當地民眾出行。

(國際)(2)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這是12月2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3)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12月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乘客走在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內。新華社發(葉甫蓋尼·西尼岑 攝)

(國際)(4)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12月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乘客走在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內。新華社發(葉甫蓋尼·西尼岑 攝)

(國際)(5)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這是12月2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內隧道。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6)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12月2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工作人員走在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內。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7)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12月2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試運行車輛駛入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8)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工人用起重機吊裝盾構機核心部件,為掘進地鐵隧道做好準備(2018年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9)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工人用起重機吊裝盾構機核心部件,為掘進地鐵隧道做好準備(2018年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10)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這是2019年1月2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建設項目現場。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11)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工作人員在地鐵項目隧道全部貫通後在盾構機前合影(2019年12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國際)(12)莫斯科地鐵裏的“中國印記”

  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勝利號”盾構機的刀盤在吊裝中(2020年3月23日攝)。新華社發

【糾錯】 【責任編輯:徐海知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40112814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