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0/ 15 13:16:44
來源:新華網

特稿:跨越山海,只為同一個家園——守護地球生態的中國之道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特稿:跨越山海,只為同一個家園——守護地球生態的中國之道

  新華社記者

  當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面臨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係統退化等多重危機。大自然孕育撫養了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呼聲和行動彌足珍貴。

  從南美的森林山脈到中東的沙漠地帶,從東非的草原曠野到中亞的河谷雪山……中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老智慧和豐富實踐越過山海,為其他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力量。

  森林的交響

  智利,納韋爾武塔山脈,綠樹成蔭,清泉潺潺。這裏擁有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係統之一,是美洲豹、普度鹿、臭鼬等野生動物的天堂,同時棲息著一種智利特有的珍稀動物——達爾文狐。

  智利環保組織“森林之道”創始人貝爾納多·雷耶斯介紹説,達爾文狐被視為具有高生態保護價值的“傘形物種”,因為它們處于食物鏈中段,是生態鏈中的關鍵一環。生物學家能通過該物種來了解其所在生態係統是否健康,並據此來指導更廣泛的自然保護工作。

  然而,近年來由于盜獵等原因,自然界中達爾文狐數量驟減,科學家估計目前已不足1000只。2020年,中國華為公司聯合“森林之道”等多個環保組織,將一套基于雲和人工智慧的生態聲學監測平臺帶到了納韋爾武塔山。這個名為“自然守衛者”的平臺全天候運作,如“順風耳”般識別達爾文狐等不同動物的叫聲,為科學家提供它們的分布和行為數據,有助于更好地制定保護計劃。

  在中國技術人員心中,森林中動物的聲音是那麼純粹、可愛,是他們跨越半個地球的距離也要去守護的“交響樂”。

  草原的漫步

  肯尼亞,內羅畢國家公園,風吹草低,碧空如洗。長頸鹿、羚羊、犀牛等野生動物在這片蒼茫大地上和諧共生,自然野趣不時映入眼簾。

  不遠處,一條“鋼鐵長龍”蜿蜒前行,這便是中非共建的“旗艦工程”——蒙內鐵路。偶有列車駛過,動物們抬頭瞥一眼,便又低頭覓食,倣佛只是同“老朋友”打了個照面。

  由中國路橋公司承建的蒙內鐵路,由于鐵軌路線需穿越自然保護區,從建設之初便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基本理念。在調研野生動物生活習性和遷移路徑的基礎上,蒙內鐵路全線共設置大型野生動物通道14個、橋梁79座。所有橋梁式動物通道凈高均在6.5米以上,長頸鹿不用低頭即可通過。內羅畢國家公園的特大橋橋梁還通過採用聲屏障等方式,降低列車噪音,最大限度減輕對動物的影響。

  野生動物成群結隊,在茫茫草原上悠然漫步、無憂無慮,這是遠在非洲大地的中國建設者心中最值得守護的畫卷。

  沙漠的綠意

  伊拉克,巴格達近郊一處實驗林區,遮陽篷裏滿目青翠、綠影婆娑。伊拉克國家荒漠化防治委員會專家薩馬德·卡米勒·阿裏和同事剛剛照料完檸條的幼苗,又忙不迭去檢查沙柳的長勢。這些抗旱植物用于修復植被,並逐漸恢復荒漠化的土地。

  這裏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伊國家荒漠化防治委員會數據顯示,該國高達90%的國土面積受荒漠化威脅,45%的農業用地面臨幹旱和荒漠化風險。

  8年前,阿裏來到中國學習防沙治沙技術。在寧夏沙坡頭,阿裏看到一望無際的麥草方格在沙漠中築起綠洲,一下子就被奇妙的麥草方格固沙法吸引住了。他將中國的“治沙魔方”帶回伊拉克,改進本國通用的治沙手段。

  過去幾年,伊拉克為實現可持續固沙不斷努力,已固定住數百平方公里的移動沙丘。在阿裏心中,有一個點沙成“綠”的夢想。從遙遠的中國學來的經驗和技術,正逐漸使他的夢想成為現實。

  蔥園的嫣然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全球蔥園塔什幹中心,室內培育的蔥苗井然擺放,室外種植的大花蔥嫣然綻放。這裏收集了來自伊朗、阿富汗、高加索和地中海地區的120多種蔥屬植物。

  蔥屬植物是人類重要的食用、藥用、園林園藝植物資源,蔥、蒜、韭菜等都是人類日常食用的蔥屬植物。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都是蔥屬植物豐富的國家。烏中兩國科研機構合作共建全球蔥園,用于保育和研究全球的蔥屬植物種質資源。

  全球蔥園塔什幹中心還成了“網紅打卡”景點,幫助民眾加深對物種保護的了解。

  兩國科研合作逐步從蔥屬植物拓展到鬱金香等更多物種,其他國家科研機構也顯示出參與興趣。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中烏兩國科學家擁有共同心願:更好地保護物種,也更好地造福人類。

  中國之道,幫助世界勾勒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中國正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經驗帶往更多國家,共同守護美麗的地球家園。(執筆記者:黃順達、陳瑤;參與記者:司源、劉暢、李琰、黎華玲、李佳旭、王晨笛、蔡國棟、李良勇、陳瑩、張淼)

【糾錯】 【責任編輯:詹婧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60721